- 无论人工智能系统来自我、你、Waymo或者特斯拉,其同样会基于概率作出判断——否则这就不能算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统。从另一个角度讲,每套智能系统都将不可避免地犯下错误,并从中学习经验。
- 关键字:
自动驾驶 Uber
- 北京时间3月29日下午消息,著名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Jensen Huang)于本周三表示,Uber并没有使用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解决方案。
在加州圣何塞举行的英伟达GPU大会上,黄仁勋对一名观众表示,Uber只是使用了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GPU。在回答观众的问题时,黄仁勋表示:“Uber没有使用英伟达的DRIVE技术。”
英伟达DRIVE平台被超过370家与无人驾驶技术开发相关的企业所使用,包括汽车制造商和无人驾驶出租车企业,还有一
- 关键字:
英伟达 Uber
- 据外媒报道,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日前曾表示,他有信心,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够识别出此前Uber自动驾驶事故中死亡人员。Krafcik表示,“基于我们目前得到的信息,在像这种情况下(Uber事故),我们的技术是能够处理的。”
上周,Uber自动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进行测试时,撞上突然出现在路上的Elaine Herzberg,Herzberg在送医院后不治身亡。车内的摄像头显示,测试驾驶员在事故发
- 关键字:
Waymo Uber
- 昨天凌晨,Uber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发生全球首次致路人死亡事件,一时引发轩然大波,这将使得这项大家本来就心存疑虑的新技术雪上加霜,Uber宣布自动驾驶路测全面停摆,而更多专家则呼吁对于自动驾驶的研究要更加理性,科技应该以人为本。
那么,除了这次引发强烈关注的自动驾驶车祸,目前为止,自动驾驶技术还出过哪些“幺蛾子”?且看网易智能的盘点。
一、Uber自动驾驶车公共道路致路人死亡案件
事件回顾:2018年3月18日晚十点左右,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Uber自
- 关键字:
自动驾驶 Uber
- 不应该因为Uber一家无人车的事故而否定所有的研发无人驾驶车的公司,唱衰AI。科技的进步需要一步步的实现,无人驾驶离真正走进实现,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关键字:
Uber 无人驾驶
- 今天一大早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都被“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的新闻占据。小编开始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轰动的新闻,又因为新闻标题中带有“撞人致死”四个字,不得不让小编习惯性地想到了标题党。可是后来随着大量的媒体报道,其中不乏有倾向性的媒体,加之某些人危言耸听地唱衰AI。作为科技圈媒体人一枚,小编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了。
事件回顾
据外媒报道,美国时间周日晚上10点左右,一名女子在亚利桑那州坦佩被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撞到后身亡。事
- 关键字:
Uber 无人驾驶
- 近日,据外媒报道,除了打车业务,Uber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其所推出的自动驾驶卡车,目前已开始在亚利桑那州送货,不过仅限于在高速公路上运行。
根据Uber的货运计划显示,目前其自动驾驶卡车运输服务与手动卡车服务相互结合,前者用于更长距离的长途货运,后者则负责中转枢纽间的短距运输。不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Uber的自动驾驶卡车在提供送货服务时还没有彻底实现自动驾驶,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室中还坐着一名司机,Uber方面也认为目前由驾驶员将卡车开往最终的目的地是最
- 关键字:
Uber 自动驾驶
- 很少有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但亏损得这么多。Uber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彼得潘,公司本该盈利了,但依旧深困在赤字的泥潭中。
- 关键字:
Uber
- 近日,Waymo和Uber两大打车应用巨头持续了一年之久的“世纪诉讼”终于在加州法庭落下帷幕:Waymo获胜,Uber认栽。自动驾驶的格局似乎也因这场法庭之争有了更明晰的走向。 双方握手严格,代价是Uber拱手献上2.45亿美元股权(Series G股票的 0.34%),并且要保证将Waymo的技术完全剔除出目前发展的自驾方案,以后也不会将Waymo的机密技术使用到自己的硬件和软件中。 在去年的和解谈判中,Waymo已经从优步(Uber)那里获得了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并且希望有一个独立的监测机构
- 关键字:
Waymo Uber
- Uber前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周二在一项技术商业秘密的审判中作证说,由于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延迟,促使他聘请来自竞争对手Waymo的明星工程师作为追赶竞争对手的一部分。
卡兰尼克被认为在他的工作中很努力和好斗,但在旧金山联邦法院的证人席上说话轻声细语,并避免在陪审团面前争论起来,这是他对Waymo指控的第一次公开评论,Waymo曾指控Uber偷走了自己驾驶汽车技术。
打车巨头的联合创始人卡兰尼克作证不到一个小时,将于周三接受Waymo律师的进
- 关键字:
Uber Waymo
- 软银进军网约车市场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17年5月,软银便开始投资滴滴,前后总共砸入345亿元人民币,对于滴滴的“情有独钟”,让网友不禁开始调侃:“软银正在寻找、扶持下一个阿里巴巴。”
- 关键字:
软银 Uber
- 据路透社报道,英伟达将与Uber、大众AG展开合作,这家芯片制造商的人工智能平台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目前,英伟达已经在该领域同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百度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负责生产电脑图形芯片,并且该公司一直在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领域扩张。
在本届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称,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使用了英伟达技术,以帮助其自动驾驶汽车感知世界,并做出瞬间的决定。
Uber自2016年在匹
- 关键字:
英伟达 Uber
- 近日,Waymo和Uber的案件有了新进展。Uber被要求返还盗窃的机密文件并进行调查,案件主角莱万多斯基也停止了激光雷达相关工作。Waymo为自己的委屈讨了个说法,Uber也因为不必完全终止自动驾驶工作而松了口气。
关于两家公司的案件梳理,网上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版本。这篇文章不会再花大量篇幅复述其中的“爱恨情仇”,车云菌主要想说的有两件事。
第一,除了控诉莱万多斯基离职前下载14000份秘密资料窃取商业机密,Waymo还单独指控了Uber侵犯了自己的三个激光雷达技
- 关键字:
Uber Waymo
- 5月8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撰稿人克里斯托弗·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发布文章称,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Uber正面临最大的存亡威胁:无人驾驶汽车的兴起意味着司机持有的汽车将慢慢消失,它的商业模式将会失效。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存亡威胁
如果Uber土崩瓦解,那历史学家可能会将它的倒下归咎于技术颠覆,而不是归咎于它在劳工关系、知识产权、监管冲突、性骚扰指控等方面的诸多麻烦。也就是说,那家曾信誓旦旦要利用技术革命颠覆年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汽车行业的公司,也将
- 关键字:
无人驾驶 Uber
- 针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声称它窃取其商业机密的指控,Uber的辩解是,它使用了完全不同于Alphabet的自动驾驶技术。
Uber在努力说服法官不要发布禁令,叫停其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甚至迫使项目负责人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退出该项目。
当地时间周五,Uber首次在法庭上公开为自己辩护时表示,针对它的指控是错误的。法庭文档显示,Uber称它并未获得Waymo(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指控它窃取的数千份文档,也不需要使用这
- 关键字:
激光雷达 Uber
uber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ber!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ber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ber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