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许多科技企业一样,CEVA并没有因为新冠疫情而改变太多。实际上,疫情使得市场对我们的技术以及对客户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我们有望在2020年创造年度收益记录,并且,内置CEVA技术的设备出货量已达到创纪录数量。我们的技术产品组合专注于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在疫情后的时代,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连接设备,更多的具有非接触式接口的设备(如语音,视觉等)。我们的专业技术知识可以在所有这些发展趋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它仍然是非常〝年轻〞的行业,仍然非常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组件、软件和工
- 关键字:
无线 IP
- 1 哪些应用和技术会成疫后新常态疫情的突发对人员流动造成了限制。种种“不方便”的背后催生了一些新的场景,并且对一些原有场景的技术应用起到了催化加速作用。例如远程、大型的在线会议和视频连线需求显著增加,医药电子、自动驾驶、机器人/自动化服务的市场化应用进一步提速。这些场景对相关的半导体技术,包括芯片IP设计都有新的需求,并且在疫情结束以后,也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惯性。当然,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发展而停滞。抛开疫情来看,很多新的技术应用趋势日益显著。例如Arm架构逐步成为主流的全
- 关键字:
处理器 IP 202102
- 由于疫情不断蔓延,加上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过去一年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动荡不安的。在2019年底时,没人能预知我们现在的处境,因此未来的12个月及之后的时间同样难以预测和规划。然而,在目睹整个世界特别是半导体产业如何因应疫情的发展之后,也让我们意识到更多积极的事情将不断到来。受益者和受损者半导体产业规模庞大,许多领域受到了影响,其中一些领域出现了发展放缓的现象。例如,由于政府将时间和资金都集中用于抗击疫情,因此大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部署速度有所减慢。但另一方面, 自疫情爆发以来,消费类市场
- 关键字:
chiplet IP
- 半导体IP已经成为IC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IP停止授权不啻于对整个芯片设计釜底抽薪,甚至可以说,掌控了最常用的IP就等于掌握了未来半导体发展的主动权。
- 关键字:
IP arm 芯原
- 1 新一代专用汽车芯片的挑战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刻,许多新兴应用需要兼具性能、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有帮助控制和驾驶车辆的应用(动力总成/电池管理),实现自动和安全驾驶的应用(ADAS/AD),以及娱乐并保持驾驶员专注的应用(信息娱乐/驾驶员监控)。这些下一代应用要求具备所需性能的专用芯片。在汽车行业中,满足这些性能需求的专业处理器知识是稀缺的,这意味着处理器IP是这些SoC取得成功的关键。业界必需有针对性地构建汽车SoC,并考虑到需求和性能,例如下一代动力总成应用将要采
- 关键字:
处理器 IP
- 1 中国ADAS、人机界面、安全的挑战Imagination Technologies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人机界面(如显示器、虚拟刻度盘和仪表盘),以及车辆中许多其他的安全关键型电气系统。汽车电气化及逐步摆脱内燃机是加速实现上述技术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之一。随着汽车发动机的大小或功率对消费者不再那么重要,他们开始关注车内的数字功能,例如大尺寸的信息娱乐显示器和经过精美渲染的视觉内容。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最大的发展瓶颈之一是车辆的正常上市时间(TTM)。信息娱乐
- 关键字:
IP GPU
- 与普通的 NIC 不同,SmartNIC 将会对 PCIe 总线提出更高的要求。CXL 和 CCIX 等第五代 PCIe 和协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久之后,我们将能共享一致性存储器、高速缓存,并建立多主机点对点连接。 正文:过去三十年间,基于服务器的计算历经多次飞跃式发展。上世纪 90 年代,业界从单插槽独立服务器发展到服务器集群。紧接着在千禧年,产业首次看到双插槽服务器,再后来,多核处理器也问世了。进入下一个十年,GPU 的用途远远超出了处理图形的范畴,我们见证了基于FPGA的加速器卡的兴起
- 关键字:
PCIe 5 FPGA 赛灵思
- 日前,PCI-SIG组织确认,v0.7版本的PCIe 6.0标准文本已经下发给会员,该标准的制定一切处于正轨,将在2021年如期转正。PCIe 6.0的针脚速率提高到了64 GT/s,是PCIe 3.0的8倍,x16通道下的带宽可大256GB/s。换言之,当前PCIe 3.0 x8的速度,只需要一条PCIe 6.0通道就能实现。就v0.7来看,PCIe 6.0已经实现了当初公布的绝大部分特性,但功耗部分还在进一步改善,标准新引入了L0p的电源配置挡位。其它方面,PCIe 6.0引入了前向纠错(FEC)机制
- 关键字:
PCIe 6.0
- 要点: 用于GF 12LP+解决方案的DesignWare IP核产品组合包括USB4、PCIe 5.0、Die-to-Die HBI和112G USR/XSR、112G Ethernet、DDR5、LPDDR5、MIPI、OTP NVM等 两家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已成功实现了DesignWare IP核从180纳米到12纳米的开发,可应用于广泛领域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今日宣布与GLOBALFOUNDRIES®(GF®)开展合作,开发用于G
- 关键字:
新思科技 12LP+FinFET DesignWare IP
- 影驰今天宣布,即将推出新一代PCIe 4.0 SSD,定名为“HOF EXTREME”,相比目前的HOF PRO M.2在设计和性能上都全面飞跃。影驰HOF PRO M.2基于群联电子PS5016-E16主控方案,持续读写性能最高可达5.0GB/s、4.4GB/s。最新的HOF EXTREME搭载群联第二代PCIe 4.0 SSD主控方案“PS5018-E18”,支持PCIe 4.0 x4通道,持续读取速度突破7GB/s,持续写入也高达6.85GB/s,分别提升多达40%、55%。根据群联电子的说法,E1
- 关键字:
PCIe 4.0 SSD
- 早在2019年初的CES大展上,Intel就宣布了基于10nm工艺、面向5G无线基站的Snow Ridge SoC处理器,直到今年2月底才正式发布,定名凌动Atom P5900,但没有公布具体规格。根据最新消息,Snow Ridge的继任者代号为“Grand Ridge”,而这次,详细的规格参数提前一览无余。Grand Ridge将采用7nm工艺制造,BGA封装面积47.5×47.5平方毫米,而且特别强调是Intel自家的7nm HLL+工艺,这意味着它可能要到2023年才会面世。但等待是值得的,除了先进
- 关键字:
7nm 24核心 DDR5 PCIe 4.0 Intel
- 新思科技宣布,Graphcore采用新思科技基于Verdi®调试的VCS®仿真解决方案,验证其最近推出Colossus™ GC200智能处理单元(IPU),该产品足以改变行业游戏规则。Graphcore的第二代IPU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微处理器,拥用594亿个晶体管和1472个独立处理器内核。新思科技VCS让Graphcore能够为其大规模平行IPU设计,特别针对机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工作负载,显著提高仿真吞吐量。Graphcore芯片业务副总裁Phi
- 关键字:
Tenstorrent 新思科技 DesignWare IP AI
- 重点:Tenstorrent采用DesignWare PCI Express 4.0、ARC HS48处理器和LPDDR4 IP,一次性完成其Graysull 人工智能(AI)处理器芯片的硅晶设计PCI Express 4.0控制器与PHY IP达到最高x16链接宽度,可处理超过36dB的信道损耗,提供低延迟和高吞吐量连接采用超标量架构的四核ARC HS48处理器IP提供卓越的节能性能和可扩展性低延迟LPDDR4控制器IP提供内存电源状态的自动优化,以实现低功耗以及高可靠性的高级RAS功能新思科技(Syn
- 关键字:
Tenstorrent 新思科技 DesignWare IP AI
- AMD锐龙、霄龙平台都已经全线支持PCIe 4.0,从处理器到芯片组再到显卡、计算卡无一例外,但是回首PCIe 4.0刚刚出现在AMD平台上的时候,Intel曾多次提出“PCIe 4.0无用论”,虽然说的只是游戏领域,但大家都懂的……事实上,Intel并不排斥PCIe 4.0,在一些专业产品上已经用上了,而在消费级领域,Intel也并不会跨越支持PCIe 5.0,还是会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来。此前就有消息称,Intel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的桌面级11代酷睿Rocket Lake会原生支持PCIe 4.0,现在
- 关键字:
PCIe 4.0 Intel 11代酷睿
- 以太网架构的普及简化了许多不同应用的设计、配置和控制。对于需要比以前更高数据传输速度的移动互联网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车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局部联网,在这种网络中,一部分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按需唤醒。汽车以太网的领导者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天宣布推出拥有业界最低休眠电流的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PHY)LAN8770。这款符合OPEN Alliance TC10休眠标准的收发器休眠电流小于15 µA(微安),仅为其他同类可用设备的四分之一。LAN8770&nb
- 关键字:
CAN PHY SQI
pcie 4.0 phy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cie 4.0 phy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cie 4.0 phy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cie 4.0 phy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