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韩国三星电子在今年第三季度全球DRAM储存芯片市场的销售收入仍稳坐冠军宝座,但其部分市场份额却被位居第二的Hynix夺走。
据国外媒体报道,iSuppli在上周四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在第三季度中Hynix有非常受瞩目的表现,它的成长速度相当迅猛,并在逐步缩小与三星的差距。据悉,第三季度三星的市场份额为27.7%,位居全球第一,其销售收入比第二季度下降了2.9%为19.33亿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Hynix,其第三季度收入比第二季度增长了15.4%达到1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三星 DRAM 冠军 嵌入式
- 研究公司Strategic Marketing Associates(SMA)日前表示,闪存产能将在2008年首次超过DRAM内存。
根据SMA报告,闪存产能从200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四倍,达到相当于290万片200毫米硅晶圆的规模。相比之下,DRAM产能自那时起仅增长225%。
报告表示,从2005年到2008年底的三年间,闪存制造商增加的产能是之前四年增加量的六倍。
预计2008年和2009年,将有另外超过十座晶圆厂上线。SMA预计,当设备装机完成时,将带来每月相当于150万片2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DRAM 内存 晶圆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一向热闹的IT行业,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依然喧嚣,近一个月,IT巨头们的新季报纷纷出炉,财报表再次成为行业走势的风向标。
PC市场喜忧参半
据两家科技研究公司IDC和Gartner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PC的出货量增幅达到2005年来的最高点。IDC报告显示,全球第三季度的PC出货量达6690万台,而去年同期为5790万台。IDC全球季报PC数据跟踪总监劳拉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T PC TCL 消费电子
- 对全球前四大代工厂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财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该季度,代工业整体需求旺盛,一扫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较往年同期下滑的颓势。不过,虽然需求旺盛,但是由于代工产品种类及技术水平的差别,各代工厂在净利润方面却是冷暖自知,中芯国际(SMIC)成为DRAM价格严重下滑的最大受害者。虽然继今年第二季度之后第三季度继续亏损,但是通过与Spansion的合作以及在其他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不久中芯国际有望走出低迷。
第三季度代工需求旺盛
综合各家代工厂第三季度的财报,可以发现(见表“全球前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中芯国际 IC DRAM 模拟IC
-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表的“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PC处理器厂商市场份额报告”称,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PC处理器出货量比第二季度增长14.3%,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PC处理器芯片的销售收入为79.5亿美元,比第二季度增长14.8%。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增长26.6%,是推动整个PC处理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台式电脑处理器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7.7%,服务器处理器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4.6%。
分析师称,英特尔和AMD为其新平台采取的积极的价格政策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这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PC 处理器 芯片 消费电子
- IDC在最新的《全球半导体市场预测》中预测,2007年全球芯片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将为2008年的大增长奠定基础。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7年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只有4.8%,2006年的这一数字只有8.8%。IDC预测,2008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8.1%。
报告指出,如果产能增长速度在明年放缓和需求仍然保持缓慢,芯片市场的增长速度会更快。市场潮流是合并和收购,这可能会改变业界的竞争格局。
IDC负责《全球半导体市场预测》的项目经理戈帕尔说,今年上半年芯片市场的供过于求降低了对各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芯片 DRAM NAND EDA IC设计
- 美国和欧洲市场强劲的季节销售,以及紧随其后的中国新年销售旺季,将有助于决定DRAM是否供过于求、逻辑芯片供应正在减少以及2008年全球芯片产业走向。
应用材料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Splinter预测,如果情况不是很好,2008年半导体产业发展可能不会太强劲。2007年,半导体设备资本开支增长率为0到5%之间,而半导体收入增长预计为5%到10%之间。
Splinter表示,“尚未为止,2007年半导体产业未现繁荣景象。这不是因为销售没有增加,而是由于遭遇沉重的价格压力。粗略估计,逻辑芯片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DRAM 芯片 半导体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IC单位出货量将增长10%,略高于市场调研公司ICInsights最初预计的8%。自2002年以来,IC单位出货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DRAM(49%)、NAND闪存(38%)、接口(60%)、数据转换(58%)、和汽车相关的模拟IC(32%)出货量强劲增长,正在推动总体产业需求,并使IC出货量保持在高位。
1980年以来,IC产业单位出货量有两次实现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分别是1982-1984和1986-1988年。在这两次之后,IC的单位出货量增长速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IC DRAM NAND 模拟IC
- “...8051系列中,Nohau提供最佳的始终如一的实用系统。” “...我见过的最实用的用户界面之一。” “...用户界面多方面的适用性使Nohau更为杰出。” “...嵌入式系统编程最值得提倡使用EMUL51-PC工具。” Nohau公司的 EMUL51-PC仿真器为全尺寸PC卡式,包括32K或128K字节仿真存储器。还有供选用的4K或16K字节的跟踪板,它也是全尺寸的。这两块卡由一条短的扁平电缆相连接。 &n
- 关键字:
EMUL51-PC 仿真器 嵌入式 开发工具
- 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是制造自动化前进的旋律,是推动新的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运动控制器已经从以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器和以专业芯片(ASIC)作为核心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发展到了基于PC总线的以DSP和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的开放式运动控制器。
当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运动控制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开放式体系结构使运动控制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用性、扩展性。
一、开放式运动控制系统
按照IEE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PC 多轴运动 控制系统 工厂自动化
-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戴尔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修正后财报,2003年到2007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减少了9200万美元。
戴尔今年8月首次承认,经过为期一年的内部调查,该公司发现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一些员工存在误导审计人员和人为修改收益的行为,目的是达到特定业绩目标。戴尔的内部调查从2006年8月开始,共审查了500多万份文件。根据调查结果,戴尔修正了2003财年到2006财年之间的所有财报,以及200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修正后的财报显示
- 关键字:
戴尔 PC
- 近日,Intel秋季技术峰会在美国举行,会上PC和家庭信息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任何内容、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任何时间”都能实现信息分享,这是未来家庭信息化的基本构想,而PC将很大程度上主导家庭信息化。
家庭信息化从本质来看,它倡导的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在实现将家电产品数字化的同时,使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家用电器等各种设备实现互相识别、相互连接、相互控制、实现资源共享。
家庭信息化从PC开始
家庭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但在互联网普及的过程中,作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PC 家庭信息化 消费电子
- 市场研究公司ICInsights将2007年全球集成电路(IC)出货量成长率从原来的8%提升到了10%。
这家研究公司把2007年全球集成电路出货量的增长归功于一些集成电路产品出货量的强劲增长,如DRAM内存出货量增长49%,NAND闪存出货量增长38%,界面集成电路出货量增长60%,数据转换集成电路出货量增长58%,汽车模拟集成电路出货量增长32%。
ICInsights称,如果2007年全球集成电路出货量成长率达到10%或者更高,这将是连续第六年的两位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大牛市。
-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集成电路 IC DRAM 消费电子
- 如果你认为过去的归过去,未来的归未来,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没有过去就不会有现在,没有现在当然就不会有未来。然而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的呢?从某方面来说这是神秘难以解答的一件事,但简单来讲就是靠记忆的作用,过去虽然不存在了,却可以回想,未来虽然还没有决定,现在却可以一步步去计划、设想与实践
- 关键字:
NVM SRAM DRAM
- 上周(10/15-10/22)现货市场eTT颗粒呈现近几周少见的急涨局面,DDR2512MbeTT价格收在1.17美元,涨幅约11.9%;相较之下,品牌颗粒仍呈现平稳走势,上涨至1.37美元,幅度为1.4%。根据集邦科技(DRAMeXchange)分析指出,上周DDR2eTT的强劲涨势,是因为eTT主要的供货商进行70nm转进,供给量减少,部份买主逢低买进拉抬买气,进而带动价格上扬,因此这波价格上扬主要是短期市场操作结果,而非市场终端需求带动;此外,这波投机性买盘主要集中在DDR2eTT的颗粒,并没有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集邦 DRAM ETT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pc dram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c dram!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c dram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c dram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