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FD等接口使用被称为差分传输的传输方式。差分传输通过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位差传输信号,因此具有不易受外部辐射噪声影响的特点。1. CAN FD是什么CAN FD是连接汽车内的ECU或电脑并进行通讯的车内局域网之一。CAN FD能够以比以往的CAN标准更快的速度进行通讯。2. 噪声问题CAN FD具有比以往的CAN更高的比特率,这也增加了CAN通讯时产生的发射噪声问题。CAN FD等接口使用被称为差分传输的传输方式。差分传输通过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位差传输信号,因此具有不易受外部辐射噪声影响的特点。此外
关键字:
智能汽车 CAN
引言在工业、汽车和仪器仪表应用中,因操作不当、存在电气噪声的操作环境,甚至雷击造成的大瞬态电压可能会形成巨大压力,导致通信端口和基础电子设备受损。对此,ADI推出了信号和电源隔离式ADM3055E/ADM3057E CAN FD收发器,能够承受其中许多瞬态电压,并保护敏感的电子设备。根据IEC标准和瞬态电压大小,瞬态电压可分为静电放电(ESD)、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和浪涌。通过ADM3055E/ADM3057E CAN FD收发器的片内集成保护,可实现4级IEC 61000-4-2 ESD保护、IE
关键字:
浪涌保护 CAN FD收发器
意法半导体的L99LDLH32线性稳流器为使用轻量级 CAN FD Light 协议控制动态汽车照明提供了一个简便的集成解决方案。OLED 灯可以从很小的表面发射明亮、均匀和高对比度的光线,新驱动器与OLED完美匹配,让设计师能够创造复杂的图案和光效,增强汽车的安全性和外观设计视觉效果。L99LDLH32有32个可在1mA至15mA范围内独立编程的稳流电源,可以单独驱动车内外灯具的每个像素,还提供8 位分辨率的整体调光功能。当用车辆电池电压供电时,驱动器最高输出电压35 V,覆盖较宽的发射极正向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CAN FD Light 多像素驱动器 汽车照明设计
CAN和485都是工业通信中常用的现场总线,做好通信总线的隔离防护是产品可靠、稳定的重要前提。那么该如何做好通信总线的隔离防护呢?隔离方案众多,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方案呢?本文为您解答!一、通信总线为什么要隔离?目前大多数产品对外通讯部分可总结为:MCU+收发器+外部总线,其中大多数常用的MCU 都集成有CAN或UART链路层控制器。从MCU发出的电平信号一般为5V或3.3V,为达到与总线连接和远传的目的,往往需要在MCU与总线间加收发器,它起到电平转换的作用。采用总线通信方式必然涉及到外部通信走线,CAN和
关键字:
金升阳 CAN&485 总线隔离
CAN和485都是工业通信中常用的现场总线,做好通信总线的隔离防护是产品可靠、稳定的重要前提。那么该如何做好通信总线的隔离防护呢?隔离方案众多,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方案呢?本文为您解答!一、通信总线为什么要隔离?目前大多数产品对外通讯部分可总结为:MCU+收发器+外部总线,其中大多数常用的MCU 都集成有CAN或UART链路层控制器。从MCU发出的电平信号一般为5V或3.3V,为达到与总线连接和远传的目的,往往需要在MCU与总线间加收发器,它起到电平转换的作用。采用总线通信方式必然涉及到外部通信走线,CAN和
关键字:
金升阳 CAN
针对LED智能照明解决方案,Microchip 的MCU集成了独立于内核的外设模块来实现开关电源控制、逻辑控制和通信功能。相比于纯模拟或ASIC实现方案,可显著提升灵活性。本方案加入安森美NCV78343矩阵控制芯片,实现CAN/LIN通讯矩阵大灯方案。PIC16F1779可独立控制多达四个LED通道,这是大多数现成LED驱动器控制器所不具备的一项独特能力,特别适合组合式大灯/尾灯的设计。LED调光引擎由单片机中集成的模拟外设组成,通过MCC配置将这些模块连接起来,构成四个独立的LED调光驱动器。一旦配置
关键字:
Microchip SAC CAN Matrix Headlight PIC16F1779 NCV78343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RX 32位MCU产品家族的新成员——RX660微控制器(MCU)产品群。新产品支持5V工作电压,为暴露在高电磁干扰下的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提供卓越的噪声容限。RX660作为瑞萨高端RX通用MCU产品中首个支持5V的器件,也是RX产品家族中首款内置CAN FD控制器的器件,可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全新RX660 MCU的高工作电压可以省去目前许多3V MCU所需的外部噪声抑制元件,让用户能够减少开发时间与元件成本,提高系统质量。近年来,由于功能安
关键字:
瑞萨电子 32位 MCU CAN FD
日本电产伺服株式会社正式推出搭载有Can-Bus通信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该电机主要用于自动售货机的推货机构。“搭载有Can-Bus通信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Can-Bus (Controller Area Network-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 是一种被称之为车用总线标准的、使汽车、火车内部的组件相互连接的内部通信网络。其特点是微控制器和设备无需主机即可相互通信。Can-Bus最初是为汽车内部的多路复用电气配线设计的,被要求具有抗噪音性,现在被广泛用于传输设备中的控制信息,也用于运输设备、机床等机器
关键字:
日本电产 伺服电机 Can-Bus
半导体基础元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宣布推出适用于CAN-FD应用的新款无引脚ESD保护器件。器件采用无引脚封装,带有可湿锡焊接侧焊盘,支持使用AOI工具。PESD2CANFDx系列部件完全符合AEC-Q101标准,同时提供行业领先的ESD和RF性能,节省了PCB空间。 Nexperia通过有引脚和无引脚封装为CAN-FD总线提供硅基ESD保护。带有可湿锡焊接侧焊盘的全新DFN1412D-3和DFN1110D-3无引脚DFN封装占用的PCB空间比传统SOT23和SOT323封装少
关键字:
Nexperia CAN-FD 保护二极管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宣布,推出小型0201外形尺寸新型器件,扩充其 TNPW e3 系列汽车级高稳定性薄膜扁平片式电阻器。这款电阻器温度系数(TCR)低至 25 ppm/K,公差仅为 0.1 %,除移动和可穿戴设备,可用来提高汽车、工业、测试测量和医疗设备的精度。日前发布的小型器件符合AEC-Q200标准,具有出色的长期稳定性,例如在额定功率P70条件下,1000小时最大阻值变化≤ 0.05 %,非常适合空间受限
关键字:
TCR Pb
疫情当下,为响应零接触需求,无人配送行业迅速发展,CAN-bus在无人配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ZLG针对目前无人配送行业存在的诸多痛点,提供系统的CAN-bus应用解决方案,助力无人配送行业进程。
关键字:
CAN AI ZLG 新基建
以太网架构的普及简化了许多不同应用的设计、配置和控制。对于需要比以前更高数据传输速度的移动互联网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车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局部联网,在这种网络中,一部分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按需唤醒。汽车以太网的领导者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天宣布推出拥有业界最低休眠电流的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PHY)LAN8770。这款符合OPEN Alliance TC10休眠标准的收发器休眠电流小于15 µA(微安),仅为其他同类可用设备的四分之一。LAN8770&nb
关键字:
CAN PHY SQI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摘 要:将从CAN总线在汽车上的应用与设计,给出可靠的汽车CAN总线解决方案。 关键词:CAN;汽车;可靠 1 汽车总线系统架构 市场调查表明,现如今大部分乘用车都选用基于CAN的网络,已占据整个汽车网络协议的63%以上。目前汽车上各种基于CAN的网络通过网关连接在一起(如图1)。未来,汽车的仪表盘将会是一个局部CAN网络,同时也兼顾网关的功能。 高速CAN网络主要用于动力系统的通信,传输速率在125 kb/s~1 Mb/s 之间,实现网络通讯可以使用满足ISO11898
关键字:
202007 CAN 汽车 可靠
总线关闭(bus off)是CAN节点比较重要的错误处理机制。那么,在总线关闭状态下,CAN节点的恢复流程是怎样的?又该如何理解节点恢复流程的“快恢复”和“慢恢复”机制?本文将为大家详细分析总线关闭及恢复的机制和原理。图1节点状态转换图情形1一、 故障界定与总线关闭状态为了避免某个设备因为自身原因(例如硬件损坏)导致无法正确收发报文而不断的破坏总线的数据帧,从而影响其它正常节点通信,CAN网络具有严格的错误诊断功能,CAN通用规范中规定每个CAN控制器中有一个发送错误计数器和一个接收错误计数器。
关键字:
CAN MCU 控制器
目前,新基建话题带来的热度还在继续,自动驾驶该如何搭上这一快车,自动驾驶又涉及到哪些核心技术,如何利用CAN智慧云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能?本文将对此做简要介绍。聚焦深度转型汽车行业,我们可以将自动驾驶车当作一个“拥有人类眼睛的智能轮式机器人”可以识别周边的车辆、故障、行人等情况,并对此作出精准的行为。不难知道,自动驾驶依赖于了人工智能AI、传感器、大数据、5G等技术领域,幸运的是,自动驾驶站在这些技术的交汇处。1.1 自动驾驶如何步入“快车道”?自动驾驶为何会随着新基建带来的能量一起爆发,关键还是
关键字:
ZWS CAN
pb-b-can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b-b-can!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b-b-can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b-b-can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