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是半导体市场最重要的组件,在电子消费产品深入全球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它不断升级换代,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并将一直垄断这片可观的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与PC外设制造中心,理所当然,成为用于此类产品的微控制器单元(MCU)的最大单一买家。中国需求推动全球微控制器市场的发展!
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全球MCU市场将从2007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中国2007年占全球MCU市场的14.5%。2007年用于数据处理、汽车与工业电子的
关键字:
MCU 电子消费产品 汽车电子 微控制器 TCP/IP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OKI)日前宣布,冲电气为丸吉运输机工株式会社提供了基于IP&移动业务电话设备“IPstage®SX”,采用“Com@WILLTM软电话(简称软电话)”的TV会议系统。北第百通信电气株式会社提出了本系统组网方案并承担了系统实际构筑。
丸吉运输机工是以大型拖斗车运输钢材为主,从事土木工程承包和出租施工工地用大型机械的企业。一直以来,丸吉运输机工积极推进考虑了环保因素的经营,取得了交通生态・移动财团(Foundation f
关键字:
冲电气 IP& IPstage®SX 软电话
引言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嵌入式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包含了TCP/IP网络协议栈。这些商品化的TCP/IP协议栈运行可靠、性能也非常好,但是价格较高,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TCP/IP协议栈的要求变的日益迫切而有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DSP系统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DSP系统与网络中其他通信设备的高速数据传输。虽然选择了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但是本文提出
关键字:
网络通信 嵌入式 TCP/IP DSP
1.前言
随着集成电路业工艺的发展,单位面积晶体管的数量急剧增加。按传统的方法,能满足芯片功能和时序要求设计的IC设计工程师,产能约为100门/天,要完成 1200万门的芯片设计需要500人年。设计复用(Design Reuse)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业界经验,任何模块如果不作任何修改就可以在10个或更多项目中复用,都应该开发成IP 。基于IP的数字IC设计方法是有效提高设计产能的关键技术。IP核又称IP (Intellectual Property)Core指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路核
关键字:
集成电路 晶体管 IC设计 IP Core
全球电子设计创新领先企业Cadence设计系统公司(纳斯达克: CDNS),今天宣布推出Cadence® C-to-Silicon Compiler,这是一种高阶综合产品,能够让设计师在创建和复用系统级芯片IP的过程中,将生产力提高10倍。C-to-Silicon Compiler中的创新技术成为沟通系统级模型之间的桥梁,它们通常是用C/C++ 和SystemC写成的,而寄存器传输级(RTL)模型通常被用于检验、实现和集成SoC。这种重要的新功能对于开发新型SoC和系统级IP,用于消费电子、无
关键字:
Cadence RTL SoC IP
可定制微处理器内核有两个特性: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可配置性是指设计工程师可以更改处理器的现有特性。可扩展性是指能加入处理器本身没有的功能特点,从而增加处理器的基本功能。
从底层修改CPU结构的能力使得用户可定制处理器很显著地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固定的CPU,设计工程师在设计处理器功能时有更大的自由度,例如: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定义一组指令;加入新的通用寄存器;定义新的条件代码;根据在仿真器上运行的软件反馈信息来精细地调整指令和数据缓存的大小和结构;在SRAM或逻辑电路内实现内核寄存器文件以
关键字:
微处理器 内核 IP 缓存
1 UMTS版本的演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就开始为3G标准征求技术方案,并将3G技术称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CDMA(带宽5MHz)建议是多种方案之一。其后,日本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3G标准的全球化步伐。1998年,日本和欧洲在宽带CDMA建议的关键参数上取得一致,使之正式成为UMTS体系中FDD(频分双工)频段空中接口的入选技术方案,并由此通称为WCDMA。
UMTS是IMT-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3G移动通
关键字:
IP 多媒体子系统 3G UMTS IMS
【赛迪网讯】当一些人选择放弃时,那些继续投入与努力的自然就会获得回报。2007年,华为的回报十分丰厚:规模进入了全球三大CDMA市场——美国、印度以及中国。
华为2007年在CDMA市场最大的突破发生在印度。
年中,华为连续与印度两大主要CDMA运营商、位列全球十大CDMA运营商中的Reliance和TATA签署了设备合同,金额接近3亿美元。
此外,于2006年选择华为设备的美国第五大CDMA运营商LEAP无线,今年选定华为为其全资控股子公司Cricket C
关键字:
华为 CDMA 联通 All-IP Leap Reliance
1.1方案概述
华为三康的XE7000IP语音解决方案是为企业提供融合的通信解决方案,在同一网络上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信息,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企业通信的要求从而解决了现代企业面对的传统PBX语音服务和IP网络数据服务分离问题。华为三康的XE7000IP语音解决方案构建在企业现有IP数据网络之上,以集中式管理方式提供企业全网范围内的呼叫控制以及管理,业务控制和信令分离使得用户在管理上更加简单透明,极大的节省了日常维护费用和降低了维护难度。并使得客户可以在任意地方实现IP语音数据接入,使得企业分布式
关键字:
IP 通信 华为三康 Qos
中国广播电视规划院(ABP)选择R&S公司的新型仪器用于对TS over IP新业务以及DTMB(GB20600-2006)标准的全面实验。随着数字电视以及相关的新媒体业务在中国的不断发展,ABP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广播行业标准的重要研究机构。除了原有的R&S公司射频测试设备外,ABP又添置了R&S公司功能极大增强的数字视频分析系统DVM400、DTMB全模式测试调制器SX800和新型多标准测试接收机/电视分析仪ETL,以便有效而全面地对TS over IP新业务系统进行诊断,同时
关键字:
数字电视 测试 R&S TS over IP
中国广播电视规划院(ABP)选择R&S公司的新型仪器用于对TS over IP新业务以及DTMB(GB20600-200)标准的全面实验。随着数字电视以及相关的新媒体业务在中国的不断发展,ABP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广播业标准的重要研究机构。除了原有的R&S公司射频测试设备外,ABP又添置了R&S公司功能极大增强的数字分析系统DVM400、DTMB全模式测试调制器SX800和新型多标准测试接收机/电视分析仪ETL,以便有效而全面地对TS over IP新业务系统进行诊断,同时对中国地
关键字:
广电 数字电视 DTMB TS over IP
IP视频监控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给网络高清数据传输带来了挑战。未来IP视频监控的市场必将快速发展。
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奥运会、世博会的推动,成本的降低使得IP(互联网)视频监控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发展,监控范围广、可扩展性强、智能识别等优势使IP视频监控成为被普遍看好的技术。为了提高监控的效果和质量,高清化、智能化是IP视频监控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给网络高清数据传输带来了挑战。
IP视频监控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调查公司InStat数
关键字:
视频监控 IP 奥运 斯达康
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快速发展,传统的模拟监控市场逐步萎缩,而数字监控逐步成为主流。网络化、个人化和智能化将是中国视频监控市场重要的发展趋势。
在“平安城市”工程、技术和成本的改善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的推动下,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快速发展,传统的模拟监控市场逐步萎缩,而数字监控逐步成为主流,网络监控稳步增长。网络化、个人化和智能化将是中国视频监控市场重要的发展趋势,视频监控的应用也将逐步趋广。
视频监控从
关键字:
视频监控 模拟 网络 TCP/IP
介绍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云台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简单电路原理说明、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的驱动及控制程序设计。云台控制属于整个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首先由DSP(BSP-15)将网络用户的云台控制操作解释为符合标准云台控制协议的命令,通过I2C发送命令给单片机(87LPC764),再由单片机通过RS-485串口将云台控制信息转发给云台摄像机,从而完成整个控制过程。
关键字:
模块 设计 实现 控制 云台 视频 监控系统 IP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朱高峰日前表示,NGN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并积极开展研究的领域,目前NGN主要面临技术、业务和体制三方面的问题,中国以前固网和移动是分营的,对于FMC的实现来说,有一定的阻力,在这次电信重组之后,有望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朱高峰是在会见了NTT总裁和田纪夫一行说这番话的。朱高峰说, 目前NGN主要的三大问题是: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在IP网中如何实现QoS,目前MPLS是基本的思路。中国目前的运营商在实现的方式上可能不尽相同,但基本思路大致相同。在业务方面,涉及的部门比较多,
关键字:
电信重组 NGN 通信 IP QoS
fc-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fc-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fc-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fc-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