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二届滴水湖RISC-V论坛上,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 阳昕介绍了昇生微的新款MCU SS26L1X,这是一款面向多节电池移动设备控制管理的MCU。日前,在第二届滴水湖RISC-V论坛上,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CEO 阳昕介绍了昇生微的新款MCU SS26L1X,这是一款面向多节电池移动设备控制管理的MCU。阳昕介绍道,昇生微的RISC-V一共规划两个系列,一个是全自研的低功耗/高能耗比系列AndRISC-V0内核,另外一个则是合作开发的高算力特色指令系统AndRIS
关键字:
珠海昇生微 电池管理 MCU
IT之家 12 月 28 日消息,今日,搭载长虹自主研发智能控制 MCU 芯片的首批冰箱整机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功下线。据介绍,该 MCU 芯片基于 RISC-V 内核,主频达 200MHz,在行业内首次采用 40nm ULP 超低功耗工艺设计,实现高精度 ADC(模 — 数转换器)、软硬件安全设计、算法硬件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突破。据长虹透露,未来一年,该智控芯片计划在冰箱、空调、洗衣机、冰箱压缩机等产品实现装机应用 1000 万片。同时,该芯片还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能源管理等领域
关键字:
MCU RISC-V
近几年开始对于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自从19年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战开始,前有华为中兴等企业被连连制裁,后有先进GPGPU等关键关键高性能硬件被禁运,美方的层层加码,叠加上疫情的影响,也使得我国国内半导体相关产业仿若惊弓之鸟,这几天朋友圈除了晒羊之外,最热闹的还有一类新闻:“消息称阿里遭禁售,arm拒绝向中企销售先进芯片设计产品”、“巨头确认:无法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架构!”初看标题,再联想到最几个月美方的连连对华禁运,确实十分唬人,很难让人判
关键字:
arm RISC-V
RISC-V是新生的CPU指令集,如今已经成长为仅次于x86、ARM的第三大CPU阵营,其开放开源的优势也得到了国内厂商的追捧,现在腾讯也加入了RISC-V基金会,而且是Premier Members高级会员。在这个级别中,还有阿里云、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成为资本、海河实验室、华为、中兴、赛昉、希姆计算和展锐等国内公司。此外,腾讯蓬莱实验室负责人高剑林还将代表腾讯公司进入TSC技术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RISC-V发展。腾讯在没加入RISC-V基金会之前,已经在大力支持国产CPU了,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包云岗
关键字:
RISC-V x86 ARM CPU
文章中讨论的其他器件:AM2634-Q1电动汽车 (EV) 牵引逆变器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它将高压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多相(通常为三相)交流电以驱动牵引电机,并控制制动产生的能量再生。电动汽车电子产品正在从 400V 转向 800V 架构,这有望实现:● 快速充电 – 在相同的电流下提供双倍的功率。● 通过利用碳化硅 (SiC) 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 通过使用更细的电缆减少相同额定功率下 800V 电压所需的电流,从而减轻重量。在牵引逆变器中,微控制器 (MCU) 是系统的大脑,通过模数
关键字:
MCU 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
近年来,最吸引人眼球的可能是“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时髦的词汇,大家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这些领域,但其实,有一个已经真正落地,大部分人都还没注意到的应用——直流无刷电机(BLDC)市场正在悄然兴起,而且成长迅速。根据市场公开的资料,2018年全球无刷直流电机的市场规模为153.6亿美元,乐观的市场研究机构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将会以1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当然也有机构认为年复合增长率会在6.5%左右。但不论是6.5%,还是13%的增长率,这个市场都非常值得期待。由于BLDC本身可以节约能源,
关键字:
Richtek RT7083GQW MCU Gate Driver 壁挂炉热风机
大部分的机器人设计都是基于ROS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是功能丰富、设计快速,缺点是设计的硬件成本高、功耗高,ROS系统庞大,实时性不高。针对以上缺点,本文阐述的物流机器人的设计是基于ARM架构的S5PV210的CPU,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由单片机、S5PV210主板和APP3部分组成。该设计降低了硬件成本、节省了电池功耗,可根据定制需求开发,实时性较高,且运行稳定、负载量大,可在室内动态环境中自主导航并完成相关搬运服务。目前该物流机器人已经制作完成。
关键字:
搬运机器人 ARM 嵌入式Linux 单片机 自主导航 202212
IT之家 12 月 18 日消息,高通与 Arm 的纠纷已经争吵了有一段时间,根据高通高管的最新表态,似乎高通要积极布局新兴崛起的 RISC-V 架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 Arm 的束缚。据 The Register 报道,在本周的 RISC-V 峰会上,高通公司产品管理总监 Manju Varma 表示,RISC-V 是专有 Arm 指令集架构的新兴替代品,在高通公司设计芯片的一系列设备上都有机会使用,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联网汽车等。根据 Varma 的说法,从 2019
关键字:
ARM RISC-V
近日,阿里云 IoT 在智能视觉领域与 Arm 展开深度合作:阿里云 IoT Link Visual云芯一体化的智能视觉方案,与 Arm Project Cassini 生态项目的 Arm 架构边缘智能平台进行深度集成,大幅缩短相关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线及部署。 据了解,此次集成实现了原有的视觉嵌入式开发,由底层向中层的跨越。同时,也使得原有视觉设备上的云开发以及边缘算法开发,由原有的分散多平台集成,实现底层至中层的兼容,使更多智能物联网开发人员与用户,能够通过先进敏捷的开发工具,实现嵌入
关键字:
阿里云 IoT Arm 架构 智能视觉平台
IT之家 12 月 13 日消息,据台媒 TechNews 报道,面对 RISC-V 积极开疆拓土,Arm 策略与行销执行副总裁 Drew Henry 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要正向看待良性竞争,而 Arm 长期建构下来的硬件效能、软件及开发工具所形成的庞大生态系是最大优势,也能满足产业需求。▲ 图源 ArmDrew Henry 表示,随着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加,加上自动驾驶汽车、AI、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崛起,市场对于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摩尔定律备受挑战。如今要靠单一技术延续摩尔定
关键字:
RISC-V ARM 嵌入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在历经极端短缺、涨价后,汽车芯片的供需状况来到了新调整期。近期,车用半导体缺货与否的辩论成为热议话题,当前业界的共识是,部分芯片已经不再短缺,但是结构性紧缺仍存在。从汽车数据看,缺芯导致的供应链停滞已经有所缓解。12月8日,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为8080万左右,同比下滑约0.2%,但下半年增长明显,同比增速达到10.7%。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因缺芯造成的汽车减产情况正逐步缓解,预计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82
关键字:
MCU 汽车电子
财经网汽车讯 12月8日,据《科创板日报》消息,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及预测,2022年第四季度车用MCU价格涨幅相比三季度将有所减少,根据不同型号缺料程度不同,涨幅介于2%-5%之间。进入到2023年后车用MCU紧缺现象将得到很大缓解,全年供需将恢复到比较良性的状态,价格相对平稳。新能源汽车将持续发力,预计2023全年整车销量同比将有约35%增长空间,这将继续带动车用MCU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车用MCU价格短期仍难以下行,到2024年将有所回落。
关键字:
MCU 市场价格
数位控制电源可提升负载条件变化范围较大的应用的能效。它们可利用自我调整算法,甚至采用换相等技术修改系统拓扑,以回应工作条件的变化。数位控制电源可以使用非线性算法和预测算法改进瞬态动态回应。从特定设计角度而言,类比电源的能效可能与数位电源毫无差别,但类比电源的挑战是,如果负载电流等条件偏离最优工作参数,如何实现能效最大化。 近年来工业电源 & 网通 & 5G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对电源的要求也更加的严苛,使用数位MCU设计电源可以达到高弹性,高
关键字:
NXP MC56F82748 MCU 数位电源
汽车芯片冲刺IPO此起彼伏,这次是来自上海的芯旺微。12月1日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旺微")上市辅导在证监局备案,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国产供应商迎来机遇芯旺微成立于2012年,其基于自主IPKungFu内核处理器实现了从8位到32位,从DSP到多核产品的全方位布局。产品线涵盖DSP、MCU和数模混合SOC等,面向汽车市场提供差异化的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芯旺微车规级32位MCU产品已于今年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已成功与国内多家大型整车厂和国际Tier1(整车厂一级供应商)达
关键字:
芯旺微 MCU
一些微控制器单元通常带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运行时可以不用外部陶瓷或石英晶体振荡器。但是,你需要微调此RC振荡器。一些微控制器单元通常带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运行时可以不用外部陶瓷或石英晶体振荡器。但是,你需要微调此RC振荡器。很有可能,你最喜欢的 MCU 就有一个内部 RC 振荡器。所有主要制造商的众多微控制器系列都包含此模块,包括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和 Microchip 的微控制器系列。几乎所有制造商都提供了应用说明,并介绍了如何校准其 MCU 的内部振荡器。使用内部振荡器有很多好处,你可能
关键字:
MCU 振荡器
arm 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 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 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 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