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耐能(Kneron)KL520芯片的3D AI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方案。 图示1-大联大世平基于耐能Kneron产品的3D AI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方案的展示板图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和智能管理的驱动下,人工智能门禁系统作为安防基础核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情境下,各种酒店、宾馆、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等单位,对于多功能智能门禁系统的需求更是日益攀高。在此趋势下,大
关键字:
大联大世平 耐能 Kneron 3D AI 人脸识别门禁
2022 年 11 月 15 日,中国——为了扩大开发工具的功能,加快嵌入式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开发项目,意法半导体发布了NanoEdge AI Studio 和 STM32Cube.AI.的升级版本。这两个开发工具有助于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迁移到应用边缘设备。迁移到网络边缘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优势非常突出,包括原生隐私保护、确定性实时响应、更高可靠性和更低功耗。NanoEdge AI Studio 是一个自动化的机器学习开发工具,适合不需要开发神经网络的应用项目。该工具需要与S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嵌入式 AI 机器学习
德国慕尼黑市,2022年11月 - 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和RISC-V处理器硅知识产权(IP)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其已收购Cerberus Security Labs公司。Cerberus的物联网(IoT)安全IP和经验丰富的团队将支持Codasip的客户能够快速为RISC-V处理器设计集成安全解决方案。此项收购未披露具体金额,且收购事项已完成并立即生效。总部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尔的Cerberus团队将作为Codasip员工加入到团队。Codasip首席执行官Ron Black评论道:“安全性是互联
关键字:
Codasip Cerberus RISC-V处理器
2022年11月14日 北京——随着城市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度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国家“新基建”之一,是推动城市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伴随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更多先进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城市管理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智能的服务。城市智能计算平台
关键字:
AI.智慧城市
中国上海——2022年11月14日——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宣布新开发的解决方案可通过S32G GoldBox汽车网络参考设计将其高压电池管理系统(HVBMS)连接到云端,以利用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电池数字孪生模型。恩智浦通过Electra Vehicles, Inc的EVE-Ai™ 360度自适应控制技术激发云端数字孪生模型的潜在优势,实现更优物理BMS实时预测和管理,提升电池性能,改善电池健康状态(提升高达12%),并支持多种全新
关键字:
AI 电动汽车 云连接 电池管理系统
一款软件产品,一个“通用智能视觉开发平台”,是否值得“大动干戈”为它专门做一个网站?历经数月的探讨及开发上线,我们的答案是:值得。值得是因为,在“1+3+N工业智能体”当中,最核心的就是这个“工业视觉检测大脑”,即VisionBank AI通用智能视觉开发平台。这个由维视智造自主研发的计算成像算法平台,历经15年的更新迭代与市场检验,已成功赋能数千行业客户,助力数智化升级。 VisionBank AI的200+算法模块和极简的系统结构,都是多年来维视服务客户的结晶,值得为每一个关注维视的人开放展示,从而
关键字:
维视智造 VisionBank AI
图源:东方IC芯片行业两家重量级企业Arm和高通的法庭诉讼进入攻防战阶段,而近期传出的相关消息,更有可能对全球芯片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高通在近期提交给法庭的一份证据中提到,Arm在与其他客户沟通时表示,高通所获授权在2024年到期后不再续签,这也意味着高通将不能再提供Arm架构的芯片。另外,所有获得Arm授权的半导体制造商将无法向OEM客户提供CPU外的其他SoC组件,包括GPU、NPU等,因为Arm计划将CPU许可证协议与这些组件的许可证协议打包在一起授权。这场诉讼源于高通2021年收购了芯片设计
关键字:
RISC-V 龙芯中科 LoongArch架构
在“2019 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平头哥正式发布了当时业界最强的高性能RISC-V处理器内核——玄铁C910,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早在2014年之时,平头哥副总裁孟建熠就已经开始关注RISC-V,2018年,平头哥成功研发一款低功耗的RISC-V内核玄铁E902。此后,平头哥持续深耕RISC-V领域,并迅速成为了RISC-V领域的领导厂商。11月3日,在杭州举行的“2022云栖大会”上,平头哥发布全新的RISC-V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据介绍,玄铁C908计算能效全球领先,较业界同性能处
关键字:
RISC-V 平头哥 玄铁C910
11月6日消息,据彭博社Mark Gurman报道,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更新的Siri体验,不再需要“Hey Siri”触发语来调用数字语音助手。 Gurman在最新的Power On通讯中说,苹果正在研究一种方法,让Siri能够理解短语和命令,而不需要使用“Hey Siri”触发短语,可以只说“Siri”。Gurman说,这一变化预计将在2023年某个时候或2024年推出。 “苹果公司正在进行一项举措,放弃“Hey触发短语”,这样,用户只需要说“Siri”——连同命令一起。虽然这可能看起来是小变
关键字:
苹果 AI Siri
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RISC-V架构凭借简洁、模块化、可扩展等特点迅速发展,并与X86、Arm渐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RISC-V生态重要参与者之一,阿里平头哥在11月3日云栖大会上,发布全新RISC-V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并在端侧平头哥引领RISC-V架构首次进入安卓开源生态体系,推动RISC-V与全球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生态接轨。30多行业实现商业落地当前,RISC-V架构正朝着可扩展的模块化、ISA(指令集)定制化以及软硬件全栈优化的方向发展。平头哥不断扩宽RISC-V性能及应用边界,今年发布无剑6
关键字:
RISC-V 智能穿戴 RTOS
11 月 3 日消息,提到 Office 的“大眼夹”Clippy,很多老用户应该并不陌生。微软在 Office 97 中内置了这个回形针小助手,以帮助新用户使用 Office,在 Office 2007 版本中被彻底“砍掉”了。今日,微软文档宣布大眼夹即将回归,此前已出现在 Microsoft Teams 中的表情包。微软文档称,大眼夹将于 11 月 10 日正式回归,登陆心识宇宙的“万物总动员”小程序,看起来类似 AI 聊天助手。此外,在不久的将来,全新的大眼夹会成为微软
关键字:
微软 大眼夹 AI 虚拟形象
德国慕尼黑和韩国首尔,2022年11月——可定制RISC-V处理器知识产权(IP)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SiliconArts已采用面向特定应用的Codasip 7系列RISC-V处理器,并使用Codasip Studio定制化工具。SiliconArts是为高端图形处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领导者,通过其极具真实感的光线追踪图形渲染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Codasip RISC-V处理器IP与SiliconArts光线追踪图形处理器(GPU)相结合,将为下一代要求最苛刻的增强现实应用赋能。Silic
关键字:
Codasip SiliconArts 光线追踪GPU RISC-V
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SiFive 宣布推出两款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旨在为“下一代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消费设备”提供动力,型号为 P670 和 P470。据介绍,SiFive P670 和 P470 支持虚拟化,包括用于加速虚拟化设备 I / O 的单独 IOMMU,以及基于去年批准的 RISC-V Vector v1.0 规范的完整无序矢量实现,还号称是市场上第一个支持新的 RISC-V 矢量加密扩展的芯片,最多支持 16 个内核的集群一起工作。S
关键字:
RISC-V 智能穿戴
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 Digi-Key Electronics, 日前发布了《未来工厂》视频系列第 2 季中的第一集,该视频系列重点关注工厂和制造设施在自动化和控制方面的发展。 Digi Key 与 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 及 Phoenix Contact 共同推出了《未来工厂》视频系列第 2 季。 该三集视频系列由 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 和
关键字:
Digi-Key 未来工厂 工业 4.0 AI 边缘计算 连通性
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和高通目前正在就知识产权许可问题展开一场复杂的法律纠纷,这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ARM正寻求改变其授权模式日前ARM对于高通透过收购Nuvia间接获得ARM CPU指令集,而非直接向ARM购买授权一事对簿公堂。
关键字:
ARM 授权模式 RISC-V
ai risc-v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risc-v!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risc-v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risc-v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