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消息英特尔即将发布12代酷睿大小核处理器,现在一款型号已经出现在了Geekbench跑分平台上。 如上图所示,这款处理器被识别为14核20线程,应该是6大核8小核(小核没有超线程),三级缓存达到了24MB,主频为0.8GHz,睿频可达4.7GHz。 据介绍,英特尔12代酷睿Alder Lake-S将采用全新的大小核设计,使用加强版的10nm SuperFin工艺。英特尔还将发布600系列主板,采用LGA 1700插槽,支持DDR5内存。 IT之家日前报道,外媒VideoCardz称英特尔
- 关键字:
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
- 寒武纪公告,公司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5亿元到5.2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亏损收窄金额为6.59亿元到8.29亿元,较上年同期收窄55.89%到70.31%。
- 关键字:
寒武纪 AI 智能芯片
- 在刚刚结束的CES上,英特尔透露其12代Alder Lake处理器有望9月登场,采用10nm混合架构、配600系主板。在本周的财报交流活动中,Intel再次重申了上述时间点,看起来准备工作稳步有序。国外爆料消息称,Alder Lake的正式登场时间在9月,并且会搭配全新的600系芯片组登场。Alder
Lake可以说是十多年来Intel x86桌面处理器最具看点的一代了,首先是10nm
SuperFin增强版工艺,其次是混合x86架构(高性能+高能效big.LITTLE)、再次是新的处理器接口、最
- 关键字:
英特尔 10nm 处理器
- 1 2020—2021市场评估2020 年对集成电路产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因而催生出了新的业态和机遇。纵观对产业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2020 年这一年,来自疫情以及中美关系等多重因素对我们这个产业造成的深层次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疫情初期,由于疫情流控造成的正常产品市场流动停滞,暂歇性产业停工等给年初的市场和供货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我们也看到在传统产品市场受阻的同时,一些新型细分型应用需求带动产业继续前行,例如带动了以测温芯片为代表的医疗
- 关键字:
AI RFID 202101
- 1 哪些应用和技术会成疫后新常态疫情的突发对人员流动造成了限制。种种“不方便”的背后催生了一些新的场景,并且对一些原有场景的技术应用起到了催化加速作用。例如远程、大型的在线会议和视频连线需求显著增加,医药电子、自动驾驶、机器人/自动化服务的市场化应用进一步提速。这些场景对相关的半导体技术,包括芯片IP设计都有新的需求,并且在疫情结束以后,也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惯性。当然,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发展而停滞。抛开疫情来看,很多新的技术应用趋势日益显著。例如Arm架构逐步成为主流的全
- 关键字:
处理器 IP 202102
- 大事记人工智能① 世界AI强国排名:中国以85.8分排名第三,第一、二名分别是美国和欧洲韩国知名研究机构IITP近日对外发布了一组调研数据,通过对于科研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将全世界范围内的AI强国来了一次评分排座次,最终结果显示中国位列全球第三,日韩位列四五名。这份调查问卷将美国作为了#人工智能#的标准参照,以美国为100分,据此标准,欧洲得分为89.5,中国则为85.8分。韩国的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韩国在感官智能方面有一定的领先,但在更多的AI领域里,韩国都要落后于日本和中国。② "下一代超级计
- 关键字:
AI
- 12月28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1十大科技趋势,这是达摩院成立三年以来第三次发布年度科技趋势。 材料是一切科技发展的基础,新材料技术已推动多轮科技革命。然而,受限于成本高昂、生产工艺不成熟等问题,诸多新型材料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达摩院认为,未来几年,以氮化镓和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将在材料生长、器件制备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并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车、特高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场景,大幅降低整体能耗。 新材料的价值远不止提供更优的性能,它还能突破传统材料物理极限,达摩院预测,碳基
- 关键字:
AI 脑机接口 科技 趋势
- 1 新一代专用汽车芯片的挑战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刻,许多新兴应用需要兼具性能、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有帮助控制和驾驶车辆的应用(动力总成/电池管理),实现自动和安全驾驶的应用(ADAS/AD),以及娱乐并保持驾驶员专注的应用(信息娱乐/驾驶员监控)。这些下一代应用要求具备所需性能的专用芯片。在汽车行业中,满足这些性能需求的专业处理器知识是稀缺的,这意味着处理器IP是这些SoC取得成功的关键。业界必需有针对性地构建汽车SoC,并考虑到需求和性能,例如下一代动力总成应用将要采
- 关键字:
处理器 IP
- 用电脑这么多年,大家现在能分清CPU和处理器的关系吗?很多年中,大家默认处理器就等于CPU,后者全称是中央处理器,一个人就能演完整场戏,不过现在的处理器可要复杂得多了,不只是有CPU的份儿了。以Intel为例,他们对自家酷睿的叫法是“智能处理器”,多年来不断地丰富处理器的内涵,从单纯的CPU开始,之后增加了核显GPU,最近几代则是增加了AI核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处理器,特别是在Tiger Lake十一代酷睿处理器上。目前在x86处理器中,只有Intel的酷睿处理器是做到了CPU、GPU、AI三位一体的,
- 关键字:
处理器 AI Intel
- 苹果的iPhone 12系列及华为的Mate40系列都用上了5nm工艺,A14、麒麟9000是台积电5nm工艺最早的两个产品之一,接下来三星、联发科的5nm旗舰芯片也快了。虽然半导体工艺越来越先进,但在芯片设计上,厂商的设计反而越来越保守,至少安卓旗舰芯片如此。微博数码KOL@数码闲聊站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四大厂商都会在旗舰芯片上使用1+3+4架构,没有使用4+4核设计的了。所谓4+4、1+3+4,指的是手机处理器的CPU设计,大家对8核大小核搭配是没异议了,但如何做8核还是个问题
- 关键字:
处理器 苹果 安卓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将把人类带往何方? 最坏的结果,可能就是《黑客帝国》中的境况——现实世界由一个被称作“母体”的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的身体由AI饲养,而他们的意志则被麻醉在虚拟世界,没有自由和思想,但也没有痛苦。 一个永恒的命题出现了,这时你会选择吞下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红色带你通往残败的现实世界,它要求你反抗;而蓝色意味着留在舒适的虚拟空间,它只需你服从。 尽管我们暂且不用像电影中的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一样烦恼这个终极
- 关键字:
算法 AI
- 人工智能(AI)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代表着现今最先进的生产力,并已经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肝胆外科作为外科领域传统而又经典的学科,主要通过手术干预的方式治疗肝脏和胆道疾病,虽然肝胆外科疾病谱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正在悄悄改变,因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肝炎的发病率降低,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则带来了肝胆肿瘤的高发,但肝胆外科的使命始终不变,即病变组织的切除及结构功能的重建。 新的科学技术连同新的科学理念,为人工智能时代肝胆外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产品逐渐“落地” 人工智
- 关键字:
AI 肝胆外科
- 对速度的迷恋一直是计算机硬件进步背后的核心催化剂。更快的处理器不仅使现有的任务更快,而且还能实现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新功能。这些新特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允许硬件超越它们最初的设计目标。更快的硬件让你的手机从打电话和发短信变成微型电脑,手表也从计时变成微型智能手机。一台曾经占据整个房间的电脑现在可以放进你的耳机里。然而,当我们接近摩尔定律的极限时,很明显,任何进一步的进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电力消耗的成本,热量的成本,以及实际的金钱成本。在过去,这些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想要一个可用的计算体验,你必须付出代价
- 关键字:
处理器 性能过剩
- Facebook AI 近期更新博客介绍了一篇新论文,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易于解释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深层神经网络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种策略,通过可伪造的可解释性研究框架的形式来探讨出现的问题。 人工智能模型到底「理解」了什么内容,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改进人工智能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而不幸的是,计算机科学家解释深层神经网络(DNN)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我们用它们实现有用结果的能力。 一种常见的理解DNN的方法集中在单个神经元的属性上,例如,寻找出一个单独的神经元,
- 关键字:
Facebook AI DNN
- 10月22日,AI基准性能评测平台MLPerf官网显示,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畅”)搭载NVIDIA T4_/A100 GPU卡的Nettrix X640 G30 AI服务器,在ResNet、BERT、DLRM等基准测试中取得30项世界第一成绩。据报道,MLPerf是用于衡量AI、边缘计算等设备性能的基准测试平台,由云服务厂商、OEM厂商、大学、软件公司等超14个组织、50余家知名IT企业共同驱动。该基准测试包括可代表生产级别的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在行业内具有较高权威性。图说 宁畅人工智
- 关键字:
GPU OEM AI
ai 处理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处理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处理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处理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