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北京——中国移动携手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双方已经联合包括vivo、小米和中兴在内的领先手机厂商,在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完成了基于IMS Data Channel(数据通道,以下简称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并首次利用骁龙®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在基带侧实现完整的新通话IMS DC底层协议栈。此次合作将助力推动中国移动5G新通话业务的商用,为5G发展和创新注入新活力。 此次验证,在中国移动新通话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来自高通技术公司、vivo、小米和中兴通讯的工程技术
关键字:
中国移动 高通 手机厂商 IMS DC 5G 通话端到端业务
● 博世创投首次投资中国汽车中间件公司● 下一代汽车中间件正在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博世创投将其全球品牌统一为Bosch Ventures 德国斯图加特和中国上海——软件工程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愈发驱动着汽车领域的创新。该趋势的一个核心推动因素即通过新一代汽车中间件产品实现硬件和软件的解耦,这些中间件产品目前正加速进入汽车规模化量产阶段。博世集团的企业风险投资实体罗伯特·博世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创投”)完成了对AutoCore.ai的投资。AutoCor
关键字:
博世创投 AutoCore.ai 汽车中间件
信息化时代,我们工作、出行、购物、娱乐都越来越依赖于手机。特别是出门在外时,一旦手机显示电量低,文档君的心就悬了起来,总觉得缺乏安全感。而 5G 的大带宽、多天线等特性在提升速率体验的同时,也导致了基带芯片和射频的功耗大幅增加,使得 5G 手机耗电更快,常常一天还未结束,手机电量却已所剩无几。要提升 5G 手机的续航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增大电池容量,但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增大电池容量,手机也会更大更重,与轻薄便携的目标相背离。正所谓开源节流,除了通过增大电池容量来提升手机续航能力,5G 在终
关键字:
5G 电池管理 智能手机
北京时间 5 月 15 日消息,12 年前,苹果公司推出的 AI 语音助手 Siri 惊艳了世界。但是现在,在如火如荼的生成式 AI 竞争中,它正危险地落后于竞争对手。苹果在 AI 竞争中落后了苹果前高级营销主管迈克尔・加滕伯格 (Michael Gartenberg) 日前发文称,苹果以其时尚的设计、尖端的技术和创新的消费产品而著称,但是谈到 AI,尤其是 Siri,苹果已经从领先者变成了落后者。在如今的科技行业,微软公司凭借其对 OpenAI 的投资在 AI 竞争中一飞升天。谷歌也不甘落后,在刚刚结束
关键字:
apple AI
5月11日消息,去年9月,当以太坊区块链不再使用工作量证明算法来验证交易时,加密货币市场对高性能专用处理器的需求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那些使用或托管图形图像处理单元(GPU)的加密货币矿企发现,加密货币领域日益困难,他们曾经蓬勃发展的业务关键组成部分一去不复返。现在,像Hive Blockchain和Hut 8等矿企正在寻找机会,将手头的GPU处理器重新用到正在繁荣起来的人工智能行业。比特币矿企Hut 8首席执行官杰米·莱弗顿(JaimeLevert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你能将GPU挖矿设备基础设
关键字:
AI 高性能计算
5月12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社交媒体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开始测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告工具。据悉,这些新的广告工具可以创建图像背景和变形文字等内容。Meta高管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计划邀请部分广告商在所谓人工智能沙盒(AI Sandbox)的“测试环境”中测试这些工具。Meta高管们拒绝透露一开始有多少广告商可以使用测试环境,只表示这个群体很小。他们说,Meta计划在今年7月份向更多广告商提供人工智能广告工具的访问权限,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其中一些功能整合到
关键字:
Meta AI 广告工具
在持续已久的“AI热潮”中,各家争相推出的大模型、AI应用,都进一步推升了对算力狂热的需求。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英伟达后续针对ChatGPT及相关应用的AI顶级规格芯片需求明显看增,但因需要一条龙的先进封装产能,公司近期紧急向台积电追加预订CoWoS先进封装产能,全年约比原本预估量再多出1万片水准。追单已获得台积电允诺。由于先进封装产能也需要提前计划排产,而目前已步入2023年第二季度中旬,台积电CoWoS月产能大约仅在8000-9000片水准,若要在数个月内增加向英伟达供应量,则每个月平均需要多为英伟达
关键字:
AI 英伟达 台积电 先进封装产能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企业再传捷报,今年共有5家中国品牌入选TOP10榜单,较去年再添1家,目前已占据半壁江山。
关键字:
5G 专利 中国
自2019年起,5G服务就已进入了商业化部署阶段。然而,要想真正发挥这项技术所承诺的超高速和超低延迟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标准。其中一项创新就是载波聚合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同时利用多个频段来提高通信吞吐量。自2019年起,5G服务就已进入了商业化部署阶段。然而,要想真正发挥这项技术所承诺的超高速和超低延迟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标准。其中一项创新就是载波聚合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同时利用多个频段来提高通信吞吐量。TDK研发的超紧凑DC-DC转换器通过为网络中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s)和下一代芯片
关键字:
TDK 转换器 5G
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在今日凌晨的 Google I / O 大会上,谷歌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谈论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众多进步,例如用于其生成式 AI 巴德的新 PaLM 2 大型语言模型(LLM)。这是在谷歌产品组合中添加人工智能功能的基础支柱,包括谷歌地图、谷歌照片和 Gmail 等等。除此之外,谷歌还推出了一款性能卓绝的超级计算机 ——A3 Virtual Machines。它采用了第 4 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2TB DDR5-4800 内存,以及 8 张英伟达 H100“H
关键字:
谷歌 超级计算机 AI
北京时间 5 月 11 日消息,OpenAI CEO 萨姆・阿尔特曼 (Sam Altman) 将于下周出席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听证会,这将是他首次在美国国会作证。随着人工智能 (AI) 技术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普及,美国国会正在努力解决如何以最好方式监管 AI。阿尔特曼将于下周二在专注于隐私、科技和法律的参议院司法小组委员会作证,讨论随着政府和企业开始在从医药、金融到监视员工的各个领域使用 AI,可能需要哪些法律来保护美国人。该小组委员会表示,这将是阿尔特曼首次在国会作证。“AI 迫切需要规则和保障措
关键字:
AI OpenAI
随着应用要求的激增和用户需求的增加,硬件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市场趋势的快速变化,以及对电动汽车等技术的更多关注,决定了对高效电源管理和高性能处理的需求水涨船高。随着 SoC 设计规模的扩大,复杂程度的增加,验证吞吐量仍然是一个瓶颈,单纯依靠增加 CPU 核数量和运行更多的并行测试治标不治本。上述因素的叠加让验证工程师面对复杂设计的压力与日俱增。 验证永远不会完成;当你的时间用完时,它就结束了。目标是在你耗尽时间之前使验证过程收敛。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关键指标收敛到目标,并在严格的成本和时间限制下做到这
关键字:
AI/ML 验证曲线收敛
据“紫光展锐UNISOC”消息,近期,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5G移动平台T750。T750采用八核CPU架构,其中包括2颗大核心ArmCortex-A76,主频达到2.0GHz。该移动平台采用先进的6nm
EUV制程,使其效能更高且功耗更低,Antutu 9跑分接近35万分。据介绍,T750整合了紫光展锐第二代5G移动平台的多项先进技术,支持2G到5G多模全网通,SA和NSA组网模式,并支持130MHz带宽的双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5G频段,加速5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速度。在多媒
关键字:
6nm 紫光展锐 5G 移动平台 T750
美国芯片禁令迫使中国的科技业者研究变通办法,在拿不到最新型美国芯片下继续研发AI人工智能。使用软件补强较低阶芯片或将多种低阶芯片并联的研究在中国越来越多。「华尔街日报」检视论文和访谈相关企业人员发现,包括华为、百度及阿里巴巴集团在内的中企,正研究如何靠用较低阶芯片或少用高阶芯片下,仍能研发最先进人工智能的技术,也在研究如何整并不同类型芯片以免依赖任何单一硬件。研究人员与分析师认为,靠这类变通办法想追上美国AI领先群难度不低,然而一些研究显示这种变通措施并非白工,若进展顺利也许真能让中国科技企业既挺过美方制
关键字:
先进芯片 AI 芯片禁令 英伟达
5G移动平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紫光展锐近日发布了5G移动平台T750,该移动平台采用先进的6nm EUV制程,使其效能更高且功耗更低,安兔兔跑分接近35万分。T750采用八核CPU架构,其中包括2颗大核心ArmCortex-A76,主频达到2.0GHz。据悉,T750整合了紫光展锐第二代5G移动平台的多项先进技术,支持2G到5G多模全网通,SA和NSA组网模式,并支持130MHz带宽的双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5G频段,加速5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速度,旨在将高速稳定的5G连接推广到更广泛的用户。在多媒
关键字:
紫光展锐 5G
5g+a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5g+a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5g+a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5g+a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