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以太网的 MAC 和 PHY,以及之间的 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媒体独立接口)和 MII 的各种衍生版本——GMII、SGMII、RMII、RGMII等。简介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DMA控制器通常属于CPU的一部分,用虚线放在这里是为了表示DMA控制器可能会参与到网口数据传输中。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
关键字:
以太网 通信 通信协议
标准于 2010
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电动汽车和充电站之间的通信,改善了不同品牌、型号和充电类型(交流或直流)之间的互动。确保互操作性、智能充电和更高的安全性,提升电动汽车充电的整体体验。该标准已在全球广泛采用,尤其是在欧洲、美国、中南美洲、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区。ISO15118
最初被命名为 ISO/IEC
15118。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电气、电子和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技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点是国际除电气和电子领域外的所
关键字:
电动汽车 EV 通信协议 国际标准 ISO 15118
UART、SPI、 I2C等串行通信是嵌入式开发中非常常见的通信方式,这些通信的最底层通信原理其实不难,但很多初学者却学不会。今天分享一些常见通信的底层数据传输原理。UART串口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串口是最常见的一种串口通信,下面是串口连接上位机电脑,以及RS232应用的动画。▲ PC上通过UART来调试MCU▲RS-232通过电平转换芯片与MCU通讯SPI串行通信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SPI是一种常见的串行同步通信协议,其应用也非
关键字:
通信协议 通信串口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持续增加,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或连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思考课题。通信对物联网来说十分常用且关键,无论是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还是移动通信技术,都影响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在通信中,通信协议尤其重要,是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本文介绍了几个可用的物联网通信协议,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能、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功率和内存,而且每一种协议都有各自的优点和或多或少的缺点。其中一些通信协议只适合小型家用电器,而其他一些通信协议则可以用于大型智慧城市项目。物联网通信协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入协议
关键字:
物联网 通信协议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通常被选作调试接口有以下几个原因:简单性:协议简单:UART的协议非常简单,只需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就可以进行通信。相比之下,I2C和SPI需要处理更多的通信协议和时序要求。硬件资源少:UART通信通常只需要两根线(TX和RX),而I2C需要两根线(SCL和SDA),SPI需要至少四根线(MISO、MOSI、SCLK和CS),这对引脚资源有限的微控制器尤其重要。①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多设备支持:SPI 通
关键字:
通信协议 通信串口 UART
学电子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通信协议,Modbus就属其中一种,Modbus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工业电子设备的系统中基本都有它的存在。今天针对初学描述关于一些Modbus常见的问题。什么是Modbus?Modbus 是由 Modicon 公司(现施耐德),于1979年针对 PLC 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当时主要用于工业电子设备之间联网通信。Modbus 是一种应用层通信息协议,位于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模型的第 7 层。它在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上连接的设备之间提供客户端/服务器通信。Modbu
关键字:
Modbus 通信协议
系统简介近年来,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PC及低端微控制器逐渐满足不了现代制造的工艺要求。随着嵌入式技术的日臻完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已经开始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运动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图1运动控制系统原理基于GD32H759系列超高性能MCU优秀的数据计算能力,硬件设计方案方案采用ARM+FPGA的架构。本运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使用MODBUS-RTU/TCP及本公司自定义“太控”协
关键字:
嵌入式 MCU 控制系统
引言如今我们家中的任何设备(包括门铃、洒水器、车库开门器、炉灶、洗衣机和壁炉等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和控制,因此这些设备的兼容性就成了我们打造高品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才能使这些生产厂商、通信技术与连接协议各不相同的设备协同工作,或是由同一台中央家居辅助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呢?这就是全新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Matter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些为Matter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技术。家庭用电问世后不久,工程界就兴起了一种推
关键字:
Matter 智能家居 通信协议 ST
UART,即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是最常用的设备间通信协议之一,正确配置后,UART可以配合许多不同类型的涉及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的串行协议工作。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过单条线路或导线逐位传输。在双向通信中,我们使用两根导线来进行连续的串行数据传输。根据应用和系统要求,串行通信需要的电路和导线较少,可降低实现成本。本文将UART用作硬件通信协议应遵循的标准步骤进行说明,讨论使用UART的基本原则,重点是数据包传输、标准帧协议和定制帧协议;定制帧协议将是安全合规性方面的增值特性,尤其是在代码开发期间。在产品开
关键字:
UART 通信协议 数据总线
随着C919的首次商业化航班成功降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对于国产大型客机的讨论也是越来越热烈,而本篇文章,笔者就想带大家认识一下C919中所使用的有特点的中外技术,让大家更加深入得了解一下,我国商飞所生产的中程窄体干线客机 C919。在本篇文章的最开始,需要先向各位读者明确一下,到底何为”大飞机”,大型飞机在国际航空业上定义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机。我们需要先承认的是,C919的最大起飞重量大约为72.5吨,在国际标准上,其实并没有达到“大”的标准。这里我们这里所说的“大飞机”还是主要同我们自己之
关键字:
C919 民航客机 通信协议 超临界机翼 ARINC664
引言1915 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推出了汽车中的电子元件,当
时福特汽车公司向其 T 型汽车引入了电灯和电喇叭。从那
时起,汽车对电气和电子系统的依赖一直在稳步增加。初
始系统往往是本地且独立的 – 控制直接连接到电池的前照
灯的开关,或控制单个扬声器的继电器。
随着架构的演变,汽车内各种子系统进行通信的机制也在
不断演变。例如,当汽车检测到车外环境光线减弱时,它
可能会自动启用前照灯,但这并不是全部。它可能会调整
所有显示屏的亮度水平,调整所有摄像头的白平衡,增加
与前方车辆保持的距离
关键字:
ADAS 通信协议 德州仪器
蓝牙控制家用电器是一个简单的项目,我们可以在蓝牙技术的帮助下使用安卓设备控制不同的电器和电子设备。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看到了DTMF控制的家用电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对于身体有缺陷的人或老年人来说,操作传统的墙壁开关是很困难的。这个项目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将所有的电器整合到一个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设备(安卓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安卓应用程序来操作。拟议的系统根据安卓设备传输的数据来控制电力负载。应在用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一个安卓应用程序来控制电力负载。使用这个安卓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向蓝牙模块发
关键字:
Android 蓝牙 家用电器 控制系统 远程
环路补偿是设计DC-DC转换器的关键步骤。如果应用中的负载具有较高的动态范围,设计人员可能会发现转换器不再能稳定的工作,输出电压也不再平稳,这是由于控制环路稳定性或带宽带来的影响。了解环路补偿理论有助于设计人员处理典型的板级电源应用问题。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讨论控制系统理论、通用降压DC-DC转换器拓扑以及如何设计DC-DC控制环路。在第三部分,将以ADI MAX25206为例说明如何应用控制理论来评估和设计DC-DC控制环路。 控制系统理论简介在自然界中,控制系统无处不在。空
关键字:
控制系统 DC-DC转换器 控制环路
设计了压力容器焊缝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由机器人本体控制端与远程控制端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机器人本体端以STM3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负责解析数据指令与电机运动控制,远程控制端以工控机为核心,主要是识别并跟踪焊缝以及对检测后的磁粉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机器人能够进行焊缝检测工作。
关键字:
压力容器 检测机器人 控制系统 焊缝检测 202212
8月10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谷歌启动了公开针对苹果公司的宣传活动,向后者施压以采用新的跨平台通信协议标准RCS(富通信服务),以取代已经过时的SMS和MMS标准。谷歌推出了名为“Get the Message”的网站,上面列出了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理由,解释苹果为何应该支持这种新标准,以便让iPhone和安卓设备之间更顺畅的进行消息传递。当然,谷歌也发出了#GetTheMessage标签,在推特上加强这场宣传攻势。资料图该网站上写道:“现在是苹果解决短信问题的时候了。这与气泡的颜色无关,而是视频模糊
关键字:
谷歌 苹果 通信协议 RCS
通信协议:控制系统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通信协议:控制系统!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通信协议:控制系统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通信协议:控制系统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