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北京——北京InfoComm China 2021盛大开幕,英特尔携手腾讯会议、海信商显、MAXHUB等生态合作伙伴展出了在协作办公及智能会议领域的一系列领先产品与创新方案。展会期间,英特尔与MAXHUB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业务总经理王稚聪出席了签约仪式。英特尔公司物联网销售市场部中国区行业销售总监谢青山在展会期间发表了题为“智能‘视’界,协助无限”的主题演讲。 疫情以来,远程协作办公被大规模使用,这段“全民记忆”使得广大用户真正体验到了远程协
关键字:
英特尔 MAXHUB 海信商显 腾讯会议
后疫情时代,当我们重新审视全球疫情,深刻领悟到这段特殊时期不仅加速了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更进一步引发了数据的指数级爆发。与以往不同的是,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更多来源于互联网用户,那么在今天的“智联网(AIoT)”时代,随着芯片、通信等科技的发展,万物被越来越多地链接起来,成为数据新的来源。 本文作者:英特尔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视频事业部全球总经理、中国区总经理陈伟 博士智能边缘,驱动未来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云、5G 驱动的连接、人工智能和智能边缘四个“超级力量”已成
关键字:
英特尔 AIoT
2021年对Intel来说异常重要,今年该公司的制程工艺终于走上正轨,现在已经传来多个喜讯——10nm成本大降45%,产能也超过了14nm,成为新的主力,7nm工艺进展良好,2023年随着Meteor Lake首发。 Meteor Lake是Intel下下下代酷睿处理器,按照规划应该是14代酷睿,中间隔着10nm工艺的12代酷睿Alder Lake、13代酷睿Raptor Lake,后两者使用的是LGA1700插槽,Meteor Lake传闻是LGA1800插槽。 虽然7nm工艺跟最初宣布的进度相
关键字:
英特尔 7nm
2021年7月21日,北京——北京InfoComm China 2021盛大开幕,英特尔携手腾讯会议、海信商显、MAXHUB等生态合作伙伴展出了在协作办公及智能会议领域的一系列领先产品与创新方案。展会期间,英特尔与MAXHUB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业务总经理王稚聪出席了签约仪式。英特尔公司物联网销售市场部中国区行业销售总监谢青山在展会期间发表了题为“智能‘视’界,协助无限”的主题演讲。英特尔与MAXHUB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英特尔公司物联网销售市场部中国区行业销售总监谢
关键字:
InfoComm 英特尔 海信 腾讯会议 MAXHUB
韩联社7月21日消息,韩国半导体厂商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案21日获得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批准。 SK海力士去年10月与英特尔签订90亿美元规模的NAND闪存和SSD业务(中国大连)收购合同,今年1月申报合并。SK海力士收购案需要获得8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目前已在美国、欧洲、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巴西、英国和新加坡获准收购,中国大陆正在进行反垄断审查。
关键字:
SK海力士 新加坡 英特尔 半导体
北京时间7月22日早间消息,英特尔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计划让英特尔为其他公司代工生产芯片。多名分析师表示,执行这项战略最显而易见的路径是通过收购,然而问题在于目前市场上缺乏可供英特尔收购的目标。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英特尔正考虑以3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芯片代工商GlobalFoundries,随后英特尔在这方面的两难处境开始受到关注。英特尔将于本周四公布季度财报。尽管PC市场很繁荣,但分析师预计英特尔该季度营收将下降9.8%。原因是AMD等对手正在抢走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关键字:
英特尔 代工 芯片 收购
7月21日讯,据市场消息,英特尔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已经开始在纽约市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目前仍需配备安全员。 公开报道显示,纽约是一个交通情况复杂且十分拥堵的城市,这里的行人经常会乱穿马路,自行车的数量很多,而且当地司机的驾驶风格也较为激进。当地时间周二,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农·沙斯华(Amnon Shashua)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正是我们选择纽约市作为下一个扩建试验场的原因之一,因为这座城市的交通环境充满了挑战。” Mobileye以紧耦合的自动驾驶芯片平台技术闻名,2017年被
关键字:
英特尔 自动驾驶 纽约
1 英飞凌的解决方案在电力电子全产业链中,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都有解决方案。在能源的生成和储能方面,EasyPACKTM1B/2B IGBT功率模块和SSO8 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储能和快速充电等领域。其特点是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大、尺寸更小且系统成本更低,能够助力实现灵活的电网设计。同时,它还能够提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改善电池用电效率,确保电网稳定。在能源使用层面,EasyPACKTM 1B/2B、1A/2A 等IGBT 功率模块及分立器件产品,能够减少能源转换和
关键字:
202107 MES 碳中和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为此,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广大的中国市场及相关企业而言,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创新产品形态,掀起一场绿色革命是我们践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光荣使命。从新兴的光伏及风能发电、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到传统的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不间断电源,都离不开大功率电源方案的技术革新,其中电气隔离是为了保障系统安全及人身安全不
关键字:
202107 隔离 碳中和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特尔正寻求斥资300亿美元收购世界第四大芯片制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如果谈判顺利,这笔交易将成为这家半导体巨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并推动英特尔为其他科技公司生产更多芯片的计划。 2008年,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和AMD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英特尔继续制造自己的芯片,以保持完全控制;而AMD决定剥离半导体业务,并成立格芯,依靠它和其他制造商生产芯片。格芯目前由阿布扎比政府投资部门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所有,但总部设在美国。 不过,这笔交
关键字:
英特尔 收购 格芯
财联社讯,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 Corp.)将推迟生产其最新的一款芯片,这是该公司近期一系列推迟投产消息中的最新一起,也是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遭遇的首个重大产品挫折。 英特尔负责服务器芯片业务的副总裁Lisa Spelman在周二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英特尔现在计划在2022年初开始生产下一代服务器中央处理器,即新版Xeon服务器芯片,代号为Sapphire Rapids。 公司此前曾表示,这一最赚钱产品线的新版本将于今年开始生产。 最新消息公布后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碳中和、数字化、高良品率是现代工厂追求的目标,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保障。英飞凌科技是世界第十大半导体公司,拥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工厂。近日,该公司在无锡举办了“低碳互联’凌’距离 英飞凌无锡工厂媒体沟通会”,英飞凌科技副总裁、英飞凌无锡制造、研发、测试技术和创新部负责人范永新,携英飞凌无锡工厂的信息技术总监曹翃与高功率半导体制造部总监张向东,向电子产品世界等媒体介绍了无锡工厂在绿色、智能和零缺陷方面的方法、探索及思考。1 目标碳中和,建设绿色工厂1.1 为何热衷“碳中和”当前,
关键字:
碳中和 零缺陷 工厂
来自Light Reading的报道称,在目前几乎所有爱立信提供设备的5G站点中,顶端的射频单元和底部的计算模块均由这家瑞典供应商提供。不过,一项几年前尚且无法想象的变化即将到来。 根据爱立信近日宣布的一项协议,其使用中频段频谱部署5G服务的运营商客户,将能够使用基于英特尔芯片的通用设备,而非是爱立信的计算硬件。爱立信官网显示,该公司对其Cloud RAN进行了扩展,现在可以支持5G中频段和Massive MIMO部署。而高性能的中频段5G部署需要比4G多150倍的计算能力,为了满足5G及以后的高性
关键字:
爱立信 英特尔 5G
2021年6月24日晚11点,微软正式发布了Windows 11操作系统。相比全新的UI设计、各项新特性、新功能的加入,带给我们更大惊喜的,是Windows 11系统打通了跨平台壁垒,可以直接使用安卓应用,这或许会改变我们使用PC和手机的方式。而Windows
11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安卓应用的支持,则要归功于背后的英特尔Bridge技术,这项技术支持所有安装Windows
11操作系统的x86设备直接使用安卓应用。这意味着,英特尔以开放态度,将x86生态下的所有设备囊括进来,从而彻底突破了Windo
关键字:
英特尔 PC Windows 11
近日,Geekbench数据库又出现了英特尔DG2系列显卡,一款是配备了96个执行单元的型号,另外一款是配备了256个执行单元,而且都是使用Alder Lake处理器的平台进行测试。图源网络(芯研所采编) 芯研所6月27日消息,此前,英特尔高级副总裁、首席架构师兼架构、图形与软件部门总经理Raja Koduri展示了标记为DG2-512的GPU照片,这是DG2系列里面规格最高的型号,也是仅有露脸的型号了,甚至还泄露了工程样品。不过有一点比较难确定的是,DG2系列到底会有多少个型号,迄今为止已经有多种
关键字:
英特尔 显卡 DG2
英特尔.碳中和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英特尔.碳中和!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英特尔.碳中和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英特尔.碳中和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