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MD发言人菲尔·休斯(Phil Hughes)日前表示,AMD分拆制造业务、成立合资公司交易并未侵犯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
AMD周二宣布,分拆其制造业务,并与阿布扎比高科技投资公司ATIC成立新合资企业“Foundry”。随后,英特尔发言人查克·穆洛伊(Chuck Mulloy)称,这笔交易很可能影响到英特尔与AMD之间的专利授权协议。
根据AMD和英特尔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AMD需向英特尔
关键字:
AMD 英特尔
如果说2008年春季IDF上Z5xx系列的发布,还只是让你感受到在领域的咄咄逼人之势的话,如今N270处理器的发布可以说是将凌动搅起的这股旋风实实在在地呈现了出来。毕竟Z5xx这样一款针对MID的产品更多指向的是未来,而N270则是面向数字标牌、交互式客户终端、瘦客户机、数字安全、住宅门禁系统、打印成像与工业控制等这些非常现实的嵌入式市场。
9月25日,英特尔公司宣布为其面向嵌入式客户的英特尔®凌动™处理器N270和移动式英特尔®945GSE高速芯片组提供长达7年的生
关键字:
英特尔 N270处理器 低功耗 PC
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和英特尔周三宣布在促进巨型企业云计算领域达成合作,将联手改进云计算技术的效率、安全性和标准等问题,推动实现在虚拟云计算平台上存储程序和数据。
甲骨文全球技术产品业务部副总裁罗伯特·辛普(Robert Shimp)发表声明称:“甲骨文认为,企业会喜欢在公用或专用的云计算平台上运行自己的企业系统,但要做到这一点,云计算需要具有高效、安全及基于某些标准等特性。”
作为这项合作的一部分内容,甲骨文和英特尔将继续努力提高甲骨文软件在英特尔芯
关键字:
云计算 甲骨文 英特尔 虚拟
日前,厂商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针对笔记本的迅驰2处理器平台,加之此外发布了自己的PUMA(美洲狮)处理器,笔记本市场的处理器大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此番两家厂商推出的技术和产品预示了笔记本市场的何种趋势?竞争的焦点在哪里?未来又会呈现什么样的技术趋势?
焦点在高清 全面体验很重要
鉴于笔记本的发展日趋娱乐化,所以从英特尔和AMD发布的产品看,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将支持高清晰视频作为争夺的焦点。
AMD方面表示,PUMA能够实现出色的3D性能和高清图像画质,以及业内领先的无线连接,可实
关键字:
处理器 笔记本 AMD 英特尔 移动设备
9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董事长格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日前表示,美国经济危机并未给英特尔造成太大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市场的持续发展。
贝瑞特称,与过去相比,英特尔当前业务在地理位置上更加分散。具体而言,75%至80%的业务位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因此,英特尔能够躲避美国经济危机的打击。
贝瑞特指出,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仍持续增长,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也在加大。
贝瑞特认为,如果华尔街的经济危机仍将持续下
关键字:
英特尔 华尔街 中国 贝瑞特
新技术让IBM不断缩小它的微处理器。目前的半导体技术只能把处理器缩小在65-45纳米之内, 而英特尔公司明年的目标却是32纳米。IBM公司更进一步,宣布其计划生产22纳米的处理器。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两家公司有相似的经营路线。英特尔计划不断缩小芯片尺寸,从45纳米到32纳米,然后是22纳米,再到14或15纳米,最终到10纳米。但是官方只宣布了2009年实现32纳米的目标,并未透露其他目标实现的时间,也未透露将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其实,造出一个原子水平的芯片远比组装一辆自行车复杂得多。
IB
关键字:
IBM 微处理器 22纳米 英特尔 15纳米
据国外媒体报道,IBM日前宣布,在22纳米芯片制造技术上已经领先于英特尔和AMD。
IBM称,在合作伙伴Mentor Graphics和Toppan Printing的帮助下,IBM在22纳米芯片制造工艺上举得巨大突破。
当前,芯片制造技术普遍处于45纳米阶段,并将向32纳米工艺迈进。但无论是45纳米工艺,还是32纳米工艺,由于瓶颈限制均无法继续向22纳米制造工艺过渡。
而IBM日前宣布,已经打破这一瓶颈,在无需对当前制造程序进行大幅改动的前提下,仍可以制造出22纳米处理器。此举不但
关键字:
IBM 22纳米 芯片制造 英特尔
9月19日消息,在18日北京举行的“2008全球WiMAX高峰会议”上,英特尔中国区电信业总经理黄节透露,由运营商、电信设备商、芯片商联合组成的一个全球巨无霸似的WiMax运营商将于10月诞生,注册资本金145亿美元,将在全球WiMax运营中起示范作用。
145亿美元合组WiMax最大运营商
据悉,该公司由6家企业出资成立,包括美国运营商Sprint Nextel和Clearwire,以及电信设备巨头思科、三星、阿尔卡特-朗讯,以及WiMax最核心的推动者英特尔。
关键字:
WiMAX 英特尔 运营商 摩托罗拉
服务器虚拟化,是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概念,这源于其字面意义的难以理解。在著名的虚拟化软件供应商VMware看来,“虚拟化是一个抽象层,它使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彼此分离,有助于提高 IT 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这是迄今为止对于虚拟化这一技术而言难得的精要概括与阐释。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要虚拟化?这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而必然出现的结果。早在诞生初期,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先生总结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几十年过去,这一定律依旧有效并带动着
关键字:
虚拟化 VMware 服务器 RISC 英特尔 IntelVT
日前FBI对一名AMD员工Biswahoman Pani提起法律诉讼。FBI指控该人士偷窃Intel商业秘密,包括13份高度机密的未来芯片设计文件。
此前Biswahoman Pani曾就职于Intel Hudson工厂,是一名工程师,之后跳槽到AMD公司。FBI探员在Pani家中搜查发现了超过100页的Intel机密文档以及19份CAD设计图。
Pani于今年5月29日向Intel提出辞职,表示将在6月11日之前离职,之间的空档期将休假。实际上在6月2日,Pani就开始在AMD工作。而这
关键字:
AMD 英特尔 芯片设计 Intel
最近,英特尔发布了USB 3.0规范草案。这是一种新一代的高速连接技术规范,计划于明年发布。USB 3.0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未来的PC和电子产品将采用它,还体现在它能够提供10倍于USB 2.0的数据传输速度。USB 3.0的数据传输速率约为5Gbps。
随着数字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传输文件的不断增大,快速同步即时传输已经成为必要的性能需求。USB 3.0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并兼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该技术的发展目标是推出比目前连接水平快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有线USB相同的架
关键字:
USB 英特尔 3.0 规范
英特尔决定于下周一发布六核至强7400处理器。当天,VMware年度大展将在拉斯韦加斯拉开帷幕。两者的时间安排决不是偶然巧合。
分析人士表示,英特尔推出的该款处理器主要面向希望整合和虚拟化服务器平台的用户。在一颗六核处理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将能提高对虚拟系统和物理系统的管理水平,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到一个虚拟系统将有助于用户缩减数据中心占地面积。
在VMware年度大展发布处理器的不止英特尔一家。下周,其它IT厂商也将宣布推出大量与虚拟技术相关的硬件产品。由于虚拟技术的使用在数据中心迅速普及
关键字:
处理器 英特尔 六核
最近业界一直都在传AMD可能会卖掉自己的制造工厂,而日前AMD首席执行官德克。梅尔(Dirk Meyer)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就表示,“我们今年内准备放弃看似有前途的芯片制造业务,将转型为只设计处理器芯片(Fabless)的公司。在以后的时间里,这种转型可以把我们从制造工厂的繁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也可以让我们变为量入为出的、传统型Fabless半导体公司。”
上周就有分析家指出,AMD可能会在9月份宣布把旗下的制造工厂转给第三方,因此很多业内投资人士与观察家都认为AMD
关键字:
AMD 芯片制造 处理器 英特尔
日前有消息透露,英特尔的原生六核Xeon处理器预计会在本月15日发售。之前这款处理器也叫作Dunnington,不过其正式发售时的型号会定为Xeon7400系列。该处理器采用45纳米制造工艺,六个核心可以共享16MB容量的L3高速缓存。
新的Xeon7400系列处理器可以和之前采用Xeon7300系列处理器的系统兼容,所以英特尔的原有用户升级起来也比较方便。不过作为正式上市的第一款原生六核处理器,Xeon7400系列的价格自然相当恐怖,之前有消息透露其中的XeonX7460售价将高达2651美元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六核 原生
国际标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但最新成案的闪联标准,大大增加了中国在国际化标准组织中的话语权。
日前,《IT时代周刊》获悉,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设备互联分技术委员会)最终标准草案投票中,闪联标准以96%(25票赞成1票反对)的高支持率顺利通过,正式晋升为国际标准。2003年7月,在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指导下,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5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闪联标准工作组和产业联盟。目前,该组织成员已达115个,是中国
关键字:
闪联 DLNA 家电 数字家庭 英特尔
英特尔.碳中和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英特尔.碳中和!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英特尔.碳中和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英特尔.碳中和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