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的核心应用究竟是什么,这个自从3G诞生就提出的问题,困扰了整个产业链很长时间。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顺应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大趋势,其与3G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3G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
近年来,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就在五六年以前,许多人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定位还是一个与传统互联网相独立的,通过窄带网络进行连接,并使用手机访问的网络。而随着产业链的发展,网络带宽的不断拓展、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中国3G梦想的逐渐实现,
- 关键字:
3G TD 移动互联网 WAP
- 无论是何种移动互联网终端最后占据上风,都离不开其内在的嵌入式系统架构的支撑,而为了赢得新的市场胜利,各种架构间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架构 ARM X86
- 毫无疑问,随着网络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不断加剧,互联网即将在中国抒写新的篇章。互联网将会“运动”起
来,而移动的互联网将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它所带给电子工业的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终端 英特尔
- 对于IBM来说,下一步就是如何更漂亮地让运营商切入移动互联网的更多应用。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这些应用不可谓不吸引人。比如,心脏病患者独自在家中突然晕倒,多久之后才会有人发现并且帮助解除危险?
有这样一个紧急救助(Good Samaritan)的解决方案,心脏病患者若感到不适,用手机向服务中心发出请求;服务中心迅速找到患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且搜寻距离最近的医护资源;相关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往患者所在地;与此同时,系统将患者所在地理位置、以往病史发送到相应的医生或志愿者的手机上,并自动
- 关键字:
IBM 运营商 移动互联网 移动Web
- 今年春,Intel的CEO(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先生指出,嵌入式设备市场将会给Intel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嵌入式设备的市值将大于100亿美元,将成为Intel未来关注的第四大市场。Intel关注的其他三个市场分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移动互联网设备市场、低成本PC市场,这三个市场的市场价值分别为100亿美元(如图1)。
号称在嵌入式设备耕耘了30年的Intel公司,实际上过去只是在通信基础设施、工业自动化领域等比较关注。当前,Intel关注数十亿的联网市场,并划分了适合Intel的30多个细分
- 关键字:
Intel 嵌入式 消费类电子 移动互联网 PC ARM
- 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商机实在太诱人了!作为上游厂商,英特尔志在必得,威盛视此为翻身一战;NVIDIA则选择借GPU之势,延ARM路径突进。x86阵营内部的竞争、传统ARM阵营与x86阵营之间的对抗,会撼动半导体的产业格局吗?
一场围绕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半导体厂商之间的竞逐不可避免地上演了,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本月初在中国台北举行的Computax展会就充当了这样的竞秀舞台:英特尔高调发布“凌动(Atom)”处理器,NVIDIA与ARM则联合推出Tegra处理器,而就在一周之前,
- 关键字:
半导体 移动互联网 NVIDIA GPU ARM 英特尔 威盛
- 英特尔在上海宣布推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战略的话音刚落,有追随者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商用产品。
4月14日,日本夏普手机联合本土运营商Willcom推出了全球首款使用英特尔“迅驰凌动”处理器技术的移动通信设备产品D4。
据称,该款产品除了基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还因其预装了微软Vista操作系统而具有与PC相似的能力。
Willcom是日本第4大手机供应商,一直推出拥有PC功能的高端、高价手机。如今,在市场已经饱和情况下,他们希望英特尔的MID战略每年能为自己
- 关键字:
英特尔 移动互联网 MID Willcom IDF
- 对于日益成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国移动这个守着大门口的移动运营商显然不会甘愿仅做通路商,更不会重蹈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在互联网时代边缘化的覆辙。中国移动向移动互联网进军的说法虽然没有从嘴里说出来,但这样的迹象已经表露无遗。前不久,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商新网互联公司在北京达成合作协议,面向企业移动商务、移动信息化的产品“移动名址”正式推出,这也是中国移动第一次以正式身份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商务应用领域。
运营商充当“前锋”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移动作为手握近4亿用户的运营商,掌握着
-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3G WAP 移动通信
- 引 言 当前多数智能仪表都采取了一定的流量补偿技术,但补偿的数学模型建立过程考虑并不十分周全,计量的准确性仍然不高。 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在蒸汽流量的测量中,以传统的流量计量补偿思想为基础,利用MSP430单片机开发了以水和蒸汽热力学工业
- 关键字:
IAPWS-IF97 高精度 蒸汽 流量 仪表 测试测量 工业控制
-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互联网流量类型的分析,针对当前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业务识别、保护关键业务、灵活控制非关键业务的带宽管理方法,并预测了宽带管理带来的业务前景。 1 近年来互联网流量的发展变化趋势 1.1 互联网流量协议分析 通过对一个典型网络出口流量的协议分析(图1)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流量中的主要协议类型为TCP,占总流量的比例高达80%,其次为UDP,为18%,其它协议类型流量较少,不足2%。 1.2 互联网流量应用分析 进一步深入到网络的应
- 关键字:
带宽管理 宽带 流量 通讯 网络 无线
移动互联网.流量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移动互联网.流量!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