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7年,下一代纯电动汽车( BEV)的平均生产成本将低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到2027年,电动汽车车身和电池严重事故的平均维修成本将增加 30%● 到2027年,15%的电动汽车公司将被收购或破产Gartner公司预测, 2024年汽车制造商仍将努力应对软件和电气化日益重要的作用所带来的转变,为电动汽车(EV)的发展开辟一个新阶段。Gartner研究副总裁Pedro Pacheco表示:“新的主机厂(OEM)希望完全重新定义
关键字:
Gartner 电动汽车
4 月 3 日消息,特斯拉再次在季度销量上超过了比亚迪,此前比亚迪在去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了特斯拉。昨天,比亚迪和特斯拉都发布了第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比亚迪数据为估计值),两家汽车制造商都受到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轻微放缓的影响。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了 386,810 辆汽车,比亚迪交付了约 300,114 辆纯电动汽车 (BEV)。这也意味着特斯拉重新获得了全球最大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称号,此前特斯拉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这一头衔,但在第四季度被比亚迪首次超越。对于特斯拉来说,其交付量同比下降了
8.5%,
关键字:
比亚迪 特斯拉 电动汽车
美国能源部(DOE)已经发布了最终决定,更新了在评估汽车制造商燃油经济性标准合规情况时所使用的石油当量因子(PEF)。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通过使用石油当量因子进行计算,以确定轻型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EV)对其符合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CAFE)的影响。本质上,这个因子决定了电动汽车的销量如何能够在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合规性计算中抵消燃油(ICE)车辆的销量。例如,在环境保护署计算福特是否符合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时,将福特F-150 Lightning电动汽车认定为每加仑油续航里程达到300英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石油当量因子 PEF 燃油经济性标准
电动汽车 (EV) 充电系统的制造商需要考虑两个因素:首先是设计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可靠运行的充电系统;其次是为消费者提供顺畅、良好的充电体验。Charging Interface Initiative (CharIN) 是拥有 330 家会员公司的行业协会,许多不同国家/地区的此类组织正在推动在充电系统领域,针对所有类型的电动汽车制定互操作性标准。除了开发已被多个国家/地区的 EV 充电器制造商采用的组合充电系统 (CCS),CharIN 还在稳步推进,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美国特斯拉快速充电站使用的北美充电
关键字:
TI 电动汽车
从设计和制造到电池再利用和安全保护的高级成本分析,揭示了OEM有机会利用wBMS提高下一代电动汽车的利润。电动汽车(EV)行业向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的演进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任何饱受有线系统固有的复杂性、BOM成本、空间和人力代价所困扰的人来说,无线BMS相对于有线BMS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无论针对什么应用。相比之下,wBMS有望为下一代电动汽车节省高达90%的布线和高达15%的电池组体积。这是通过消除通信线束和连接器来实现的,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全集成式电子器件的智能电池模块——唯一暴露的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无线电池管理 ADI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月12日,智车派注意到,全球领先的电池解决方案供应商LG
Energy
Solution宣布,正在与全球通信技术巨头高通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先进电池管理系统(BMS)诊断解决方案。此举标志着双方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合作步伐,旨在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LG新能源在电池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关键字:
LG 新能源 高通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 (HEV) 和电动汽车 (EV),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中的配电系统可为车辆的核心功能供电,还可提供安全断开高电压或高电流事件的机制。随着对更高电压、电流、效率和可靠性的需求持续增长,配电系统的两个核心组件(高压继电器和断开保险丝)面临越来越多的设计挑战。图 1 展示了高压继电器和断开保险丝的概览。图1:BMS配电系统中的电池断开保险丝和高压继电器在紧急情况下,不可复位的电池断开保险丝将激活,断开电池与车辆其余部分
关键字:
TI 电动汽车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的新型CoolSiC™混合分立器件采用 TRENCHSTOP™ 5 快速开关 IGBT 和 CoolSiC 肖特基二极管。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和电机驱动器制造商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VMAX)将这款器件用于其下一代6.6 kW OBC/DCDC车载充电器。英飞凌的元件采用 D²PAK 封装,将超高速 TRENCHSTOP 5 IGBT与碳化硅(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相结合,在硬开关和软开关拓扑结构中具有完美的性价比。凭借卓越的性能、优化的功率密度和领先的质量,该功率半导
关键字:
英飞凌 威迈斯 电动汽车 快速充电
3月4日消息,上周,苹果公司宣布终止了持续了十年的电动汽车项目。现在看来,这个项目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功。项目的核心问题在于苹果如何进入汽车制造业。大约十年前,苹果进入这一领域时,内部出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种思路是仿照特斯拉,制造一款野心相对较小、具有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这意味着这样的车辆将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道路。另一种思路则是完全颠覆现状,推出一款全程无需人工操作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以实现真正的创新。苹果选择了后一种策略,这正是其失败的关键。多年来,苹果一直在尝试解决汽车行业
关键字:
苹果 造车 电动汽车
投入10年时间、耗费数十亿美元后,苹果决定取消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所有开发计划。2月27日,苹果在内部一次约12分钟的简短会议上披露了这一决定,令参与该项目的近 2000 名员工倍感震惊。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和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凯文 · 林奇(Kevin Lynch)共同作出了这一艰难抉择。这两位高管告知员工,该项目将开始逐步缩减规模,而汽车团队(即特殊项目团队,SPG)的许多成员将被调往由约翰·詹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领导的人工智
关键字:
苹果 AI 微软 电动汽车
众所周知,汽车电气化竞争已经拉开序幕,无论是因为政府法规和奖励措施的刺激,还是受消费者对性能更高、续航更远且功能更多的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的需求推动。各大汽车制造商都正积极参与这一竞争。随着通用等汽车品牌公开声明,到2035年,通用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将实现零排放,汽车制造商似乎正积极响应汽车的电气化。双向电源转换为所有电源系统设计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创新机会。这一概念与围绕电气化的密集研发工作相结合,带来了实用且创新的应用场景。快速充电基础设施是个问题。最初的电动汽车平台设计采用400V电池,由400V充电基础设
关键字:
电动汽车 EV 双向供电 电源模块
电动汽车 (EV) 普及率的上升激发了市场对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和提升车辆运行效率的需求,并为产品测试提出了新的难题。各种功率转换器和牵引逆变器构成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子系统的核心,必须通过测试方可使其达到最出色的效率水平。尽管SiC/GaN 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能够为此提供积极的支持,但我们仍有其他测试难题需要应对。 800V 动力总成架构的引入堪称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目前存在哪些与 800V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架构有关的设计和测试难题。 利用 800V 系
关键字:
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 里程焦虑
2月6日消息,据报道,美国租车公司Hertz已经暂停从瑞典汽车制造商极星购买6.5万辆电动汽车的计划,继续放弃购买更多电动汽车的承诺。2022年,Hertz曾表示计划购买6.5万辆极星纯电动汽车,之前还提到要购买10万辆特斯拉电动汽车。这一消息传出后,特斯拉的估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然而,一年多后Hertz改变了主意,主要是因为公司已经拥有的电动汽车价值大幅下降。特斯拉等电动汽车不断降价导致资产折旧高于预期,再加上维修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电动汽车对Hertz来说并不划算。Hertz表示,预计这些协议将使公司
关键字:
Hertz 电动汽车
中国 北京,2024 年 1 月 30 日——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日宣布一款符合车规标准的碳化硅(SiC)场效应晶体管(FET)产品;在紧凑型 D2PAK-7L 封装中实现业界卓越的 9mΩ 导通电阻 RDS(on)。此款 750V SiC FET 作为 Qorvo 全新引脚兼容 SiC FET 系列的首款产品,导通电阻值最高可达 60mΩ,非常适合车载充电器、DC/DC 
关键字:
Qorvo SiC FET 电动汽车
1月29日消息,美国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计划在2024年初遭遇了不少挫折。随着大量新款纯电动车型上市,行业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上周三,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警告称,今年的业绩增长将明显放缓。特斯拉将如何应对利润率下降,投资者几乎一无所知。今年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已经开始放缓,汽车制造商纷纷推迟或削减相关项目计划,经销商的焦虑情绪也在不断加剧。通用和福特汽车等汽车厂商即将发布最新一季财报,届时投资者会获得有关电动汽车市场状况的更多细节信息。今年对于美国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本
关键字:
电动汽车 特斯拉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