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是一个能源匮缺的内陆省份,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该省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据新华社4月8日报道,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一个能源匮缺的内陆省份。据介绍,目前这个省利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以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近几年,湖南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生产总值1.23万亿元,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 19.8%。
-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半导体照明
- 在2010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新能源和“就业、住房、低碳经济”等一样成为热点话题,备受国人关注。
两会代表委员提出了大量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建议和议案。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装集团总经理助理、天威集团总经理丁强的议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与多名代表联名上书,建议中国申办2012年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让世界感受中国在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自从有消息说,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同时,还要出台一个能
- 关键字:
新能源 光伏
- 部委对多晶硅门槛准入标准无法达成一致,使得标准迟迟无法推出。此背景下,工信部为推动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正拟推出多晶硅产业化招标。
发改委与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的争议焦点在多晶硅电耗指标。发改委要求还原电耗60千瓦时/千克,但工信部、科技部认为应定在80千瓦时/千克,双方难以协调,因此标准难以出台。
2010年3月29日,国内首个千吨示范项目拥有者四川新光硅业总工程师张惠国向本报记者表示,还原电耗标准合理水平在80千瓦时/千克,但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江苏中能总经理蒋文武称,“60千
- 关键字:
新能源 多晶硅
- 2010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元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自然意味着一场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汽车发展瓶颈依然存在,比如成本不具备优势,充电站基础设施滞后,关键零部件、技术仍不过关。投入大,突破小,让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望而却步”。
目前来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是混乱的。传统汽车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很多时候被大家混淆。前两年商务部考察说他们在搞新能源汽车,其实他们是在搞传统汽车的节能,可以省90%的油,估计2010年投放市场。整车控制系统、电池控制系统和
- 关键字:
新能源 电机控制 充电站 电池控制
- 通用汽车日前宣布正为量产开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新系统主要对体积和重量进行了缩减,与传统四缸发动机相当,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通用已为201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商业化量产做好了准备。
与雪佛兰Equinox燃料电池车上的燃料电池系统相比,新一代氢燃料电池体积缩小了一半,重量减轻了220磅,应用的铂金材料仅为三分之一。这不仅减轻了车型的重量,合理布局了车内空间,并且大幅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氢燃料电池车市场测试项目,通用汽车“车行道计划&rdqu
- 关键字:
通用 新能源 氢燃料电池系统
- 编者语:全球气候日渐变暖,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进入掘金时代。
我国在电力结构调整规划中,已把发展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目前,风头最劲的当属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
风电设备制造业——领风骚
风电产业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领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几年还将有更大的发展,这表明,我国“追风逐电&rdquo
- 关键字:
新能源 设备制造
- 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和私人购买电动车的补贴标准出台在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2010年将持续“升温”。
从充电设施的建设到汽车电池的提供,再到整车的生产和销售,没有一个方面不牵动着企业和投资者的神经,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掘金机会。
充电站建设各地“风起”
3月22日,安徽省电力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订了《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安徽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序幕。
3月21日,按国家标准及国家电网实际要求,由华北电网
- 关键字:
新能源 混合动力车
- 3月20日晚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中提出了未来三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到2011年,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要形成5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同时,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根据《规划》内容,国家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
-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电子
- 编者语:全球气候日渐变暖,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将进入掘金时代。
我国在电力结构调整规划中,已把发展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目前,风头最劲的当属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
风电设备制造业——领风骚
风电产业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领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几年还将有更大的发展,这表明,我国“追风逐电&rdquo
- 关键字:
新能源 设备制造 光伏发电
- 3月20日晚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中提出了未来三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到2011年,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要形成5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同时,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根据《规划》内容,国家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
- 关键字:
新能源 混合动力汽车
- 低碳概念层出不穷,乱花迷人眼,让人难以把握谁才是“真命天子”。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报告明确提出:“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成为所有的低碳行业中唯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兴产业,可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
今年初,国务院决定,201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将由13个扩大到20个,还将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其目的是引导社会更加重视
- 关键字:
新能源 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 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同,被列为本届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尽管《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并未在两会前如期推出,但从两会上传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
将出台政策刺激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从降低排放、节能环保上来看,可谓低碳产业的排头兵,也因此成为这次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就“新能源汽车的私人补贴政策、加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尽快出台&r
- 关键字:
新能源 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
- 编者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同时将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战略考虑的层面。而与物联网概念相关的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和机构争相追捧的焦点。
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
两会·代表访谈
□ 贺 骏
- 关键字:
中星微 物联网 新能源 新能源 新材料
- ADI亚洲区副总裁郑永晖将新能源应用的关键归结为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元器件。在中国,这种“绿色”创新的两个关键能源领域是交通及智能电网。中国在2009年生产了1千万辆汽车,超过了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大国。更安全、更环保的汽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已被中国的消费者和汽车设计者所认可。由于政府要求到2012年电动汽车的数量占全国汽车制造总量的5%,因此混合电动汽车技术将从今年开始获得增长。中国还在智能电网投资领域领先世界,目标是在2020年完成智能电网的建设。2010年我们
- 关键字:
ADI 元器件 新能源 低功耗
- 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在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愈发突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在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粗放式
- 关键字:
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 信息网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介绍
为了环保和节约能源,现在全球不少地方已开始提倡采用新能源动力车作为交通工具,但新能源动力车需要配套的充电设施,仅在中国普及新能源动力车就需耗资几百亿人民币用于电网电源、停车场、充电设施或者居民的电表系统改造,均摊给社会会造成很大负担,导致新能源动力车推广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发明了“新能源动力车充电方法及其充电设备”(已申请中国专利)。
该发明优点是新能源动力车可用电网直接充电,也可脱开电网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