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低压差 (LDO) 稳压器的远程检测如何在长连接、窄走线或高功率应用中抵消寄生电阻和电感。
- 关键字:
瑞萨 低压差 采样调节 电路设计
- 工业应用中,功率半导体的驱动电源功率不大,设计看似简单,但要设计出简单低成本的电路并不容易,主要难点有几点:1 电路要求简洁,占用线路板面积要小一个EasyPACK™ 2B 1200V 100A六单元IGBT模块,周长20cm,占板面积27cm²,很小,在四周要安排布置6路驱动和4-6路隔离电源并不容易,如果需要正负电源就更复杂。2 电力电子系统需要满足相应的安规和绝缘配合标准,保证合规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这使得PCB面积更捉襟见肘。3 对于中大功率的功率模块,驱动板会放在模块上方,会受热和直面较强的电
- 关键字:
功率半导体 驱动电源 电路设计
- 在高速串行电路中,隔直电容放到哪里好呢?一些工程师的回答无非会是两种情况:放到驱动端或者是放到接收端。有人说放到接收端,原因是:由于信号从驱动端通过传输线到接收端,期间会造成衰减,上升时间也会延长,当信号最终到达接收端的电容时,大部分的高频分量已经没有了,反射减少了,因此能有更多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域)一个SI工程师可能会告诉你:对于所有的无源链路,链路中所有的元素都是互相影响的,整个拓扑也是有关联的,不管信号是向前传还是向后传都是一样的。因此,跟电容放哪没关系。(频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边用简单的方
- 关键字:
电容 无源器件 电路设计
- 1、首先靠近一边放置,不要放半截位置。靠近一端放置,不会把整个走线的阻抗分成几节。无论是有连接器还是没有连接器,靠近发送端还是接收端一边放置,这样让中间的走线是一个完整的阻抗。如果是CPU到连接器,那么要么电容靠近CPU、要么靠近连接器。靠近CPU:靠近连接器:因为电容会造成阻抗不连续,不管是器件管脚,还是连接器,其实都会造成阻抗不连续。那么让不连续靠近一个位置放置,会比放在半截要好很多。让中间的走线是持续的连续阻抗。2、规范中没有说靠近TX放置规范中说的是放置在发送端的差分对,并没有说是靠近TX放置。但
- 关键字:
PCIe 电路设计
- 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关键字:
二极管 电路设计
- 为什么在高速PCB设计中,信号线不能多次换孔?大家在进行PCB设计时肯定都接触过过孔,所以大家都知道过孔对PCB信号质量的影响很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PCB设计时过孔应该如何选取。通常有三种类型的过孔可供选择:(单位是mil)8/16±2mil 10/20±2mil 12/24±2mil通常,当板子比较密的情况下,我们会使用8/16±2mil(8/14,8/16,8/18)大小的过孔,当板材相对空旷时,可选择12/24±2mil(12/22,12/24,12/26都可以)大小的过孔,10/20之间可以
-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 1、应用背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电子产品,比如电脑、手机等,一般都有开关机键,当我们想开机或者关机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长按(比如5s)才会产生动作响应。图1 应用场景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防止误操作,防止不小心碰到了,然后就开关机了,影响体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种按键防误触延时开关电路。2、电路分析该电路主要由PMOS管,NPN三极管和按键组成。由按键S1和软件GPIO1来控制MOS管Q1的通断,达到控制设备开关机的效果。图2 电路电路分析:步骤一:按键S1按下,MOS栅极被拉低,Vgs=Vg-Vs=VA
- 关键字:
电路设计 开关电路
-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元件,使用单片机的电路要复杂得多,但在更改和添加新功能时,带有单片机的电路更加容易实现,这也正是电器设备使用单片机的原因。那么在单片机电路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难点有哪些?你都解决了吗?下面分享10个单片机电路设计中的难点,一起来学习吧~1. 单片机上拉电阻的选择大家可以看到复位电路中电阻R1=10k时RST是高电平 ,而当R1=50时RST为低电平,很明显R1=10k时是错误的,单片机一直处在复位状态时根本无法工作。出现这样的原因是由于RST引脚内含三极管,即便在截止状态时
- 关键字:
单片机 电路设计
- 要在线求解布尔代数表达式,您可以使用布尔代数求解器。此工具有助于简化和求解表达式,提供详细的步骤和逻辑电路。它是学习和练习布尔代数的有用资源。在我们的电路中,我们使用布尔代数简化方法(如 Quine-McCluskey 算法)来简化布尔表达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输出。它用作便携式计算器,以动态简化布尔表达式。布尔代数计算器功能:便携式快低功耗低成本可靠布尔代数计算器框图:图 2.1 – 布尔表达式最小化计算器的框图框图说明:上图显示了该项目的基本框图。现在让我们详细讨论所有块:电源: 它可以定义为向
- 关键字:
布尔代数 计算器 电路设计
- 现在最常用的电子设备是手机或手机。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对手机的需求急剧增加。手机通常在 0.9 至 3GHz 的频率范围内发送和接收信号。本文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检测这些信号来检测激活的手机是否存在。我设计了两个电路作为手机检测器电路,一个使用肖特基二极管和电压比较器的组合,另一个使用 BiCMOS 运算放大器。手机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Cell Phone Detector 电路的基本原理是检测 RF 信号。在肖特基二极管电路中,肖特基二极管用于检测手机信号,因为它们具有能够以低噪声率整流低频信号的独
- 关键字:
手机检测 接发信号 RF信号 电路设计
- 只需按一下开关,这个电路就可以打开和关闭您家和办公室的窗帘。因此,借助这个独特的电路,我们不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来打开和关闭窗帘。该电路用于家庭使用,特别是用于较小的门窗。由于其体积小且组件容易获得,它可以用窗帘轻松固定。您还可以借助市场上现有的适配器为电路供电。开幕器和闭幕器电路图:开帘器和闭合器的电路图 –开幕器和闭合器电路中的组件:集成电路IC1 (CD4013)IC2 (ULN2003)电阻器R1-R4 (5.6k)R6、R5 (1K)C1 (. 1uf)步进电机描述:该电路由两个名为 CD4013
- 关键字:
开启器 闭路电路 电路设计
- 在电子设备的硬件设计中,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极为常见且关键的电子元件。它以其体积小、容量大、等效串联电阻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路。然而,MLCC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电应力击穿问题,这不仅影响设备的性能,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失效。对于硬件工程师而言,深入了解 MLCC 电应力击穿机理,掌握失效分析方法和可靠性设计要点,是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一、陶瓷电容的基本结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金属外电极。在 其内部,金属电极层与陶瓷介质层交替堆叠;金属内电
- 关键字:
电容 无源器件 电路设计
- 电源口防雷电路的设计需要注意的因素较多,有如下几方面:1、防雷电路的设计应满足规定的防护等级要求,且防雷电路的残压水平应能够保护后级电路免受损坏。2、在遇到雷电暂态过电压作用时,保护装置应具有足够快的动作响应速度,即能尽早的动作限压和旁路泄流。3、防雷电路加在馈电线路上,不应影响设备的正常馈电。例如,采用串联式电源防雷电路时,防雷电路应可通过设备满负荷工作时的电流并有一定的裕量。4、防护电路在系统的最高工作电压时不应动作。通常在交流回路中,防护电路的动作电压是交流工作电压有效值的2.2~2.5倍,在直流回
- 关键字:
电路保护 电路设计
- 对于硬件工程师而言,PCB 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与稳定性。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CB 设计的众多关键要点,本文将继续深入,聚焦一些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方面,助力硬件工程师进一步提升 PCB 设计技能。一、布局设计①高功率发热元件是否放置在靠近 PCB 边缘或通风口等易于散热的区域?可利用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放置位置的空气流动与散热效果,从而确定最佳位置。②发热元件之间是否保持足够的间距以避免热量聚集?可依据热仿真分析结果,设定合适的间距值,保证热量有效散发
-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 在电子产品领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极为关键的部件,无论是高速电路、高频电路还是毫米波相关产品,都离不开它。而 PCB 板的加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 PCB 材料、药水、加工工艺以及线路几何参数等多个方面,其中诸多因素都会对传输线的阻抗造成影响。一、影响传输线阻抗的因素(一)线路几何参数1、线宽线宽与阻抗成反比关系,即线宽越宽,阻抗越小;线宽越窄,阻抗越大。在生产过程中,若工艺不稳定致使线宽发生变化,那么阻抗也会随之改变。据与众多厂商合作的经验,传输线线
-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 阻抗
大电容充电的“控制器”电路设计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大电容充电的“控制器”电路设计!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大电容充电的“控制器”电路设计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大电容充电的“控制器”电路设计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