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企业不断节省自己开支的时候,主流的服务器厂商都在它们的低端服务器中增加了处理器核的数量,目的就是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性能。
IBM通过一系列针对它的Power Systems系列处理器的升级在这方面有了进展。公司目前已经在Power520和Power550的机器上将处理器核数量提高了一倍,也就是当前的拥有四核和八核在520和550上,但是只有在使用i 6.1操作系统时是这样的。同时,高端的Power 570使用的处理器核也会增加到32个,而Power 560则使用16个处理器核。
这
关键字:
服务器 微软 处理器 软件 多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专门针对多核应用而优化的全新LabVIEW软件,并详细介绍其开发优势。
关键词:LabVIEW;多核;并行处理;并行编程
多核时代的编程挑战
众所周知,由于对芯片功率和热效应的制约,以往单纯通过提高主频来提高处理器运行速度的做法已经不再可行,一个新的架构已经逐渐成型,那就是多核。
多核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在2006年的Intel开发者论坛上,Intel的CEO Paul Otellini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80核的原型,它可以在一秒内处理数以千兆字节的数据,那
关键字:
LabVIEW 多核 并行处理 并行编程 200809
LSI 公司在英特尔开发者论坛 (IDF) 上展示综合运用基于硬件 XML 加速器和多核处理器而产生的节能优势。XML 是企业应用、SOA 和 Web 服务中使用的主要数据事务处理格式 (transactional data format)。XML 加速应用为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的功耗指明了道路,预计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在未来五年内翻一番。
LSI 测试显示,在通用处理器上处理 1 GB XML 数据会增加高达 90 瓦的静态功耗,而使用 LSI Tarari XML 内容处理器处理同样多的 XML
关键字:
LSI 处理器 IDF 多核
随着处理性能的提升超出了单核系统的频率和功率范围,导致了多核集群的出现。MIPS科技的MIPS32 1004K一致处理系统(CPS)采用开放内核协议(OCP)点对点连接,可在整个集群中建立基于侦听的一致性。本文详细介绍这种通信模型的原理。
关键字:
嵌入式 SoC 1004K OCP 一致处理 高速缓冲器一致 多核 200808
英特尔连续40年始终在技术高峰间跨越,它究竟经历过哪些技术选择,甚至是生死抉择,这又给自身和业界带来哪些影响?与走向没落的过客相比,英特尔怎样做到40年长盛不衰,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产业神话?未来这家创新型企业的技术方向又该走向何方?这一切关乎历史和未来的疑问,都将在英特尔的布局和对局之间勾勒出答案的轮廓。
“Don’t be encumbered by history,do something wonderful(不为历史羁绊,放手创造绚烂)”。这是英特尔联合创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多核 AMD
英特尔的目的是帮助开发商开发出更强大和更有效的软件,充分利用同一时间内运行的多个计算线程并行。
经过一年的开放源代码,英特尔现在发布了线程构建模块(TBB)2.1版,对功能和性能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随着处理器的平行多核化日渐成为主流,软件开发人员是否能够开发出充分利用处理器的软件是至关重要的。
英特尔开发者产品事业部销售和业务发展总监佘飞(Phil De La Zerda) 在接受InternetNews.com采访时表示:“自从向开源社区发布了TBB后,我们也得到了许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软件 TBB 多核
通信处理器的先驱和世界顶尖的嵌入式半导体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近日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通信平台,旨在实现下一代联网,把嵌入式多核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QorIQ平台是飞思卡尔PowerQUICC®处理器的下一代产品,旨在让开发人员自信地移植到多核。
“QorIQ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系列,它更是一个帮助嵌入式群体满怀信心地移植到多核的智能和综合方法,”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联网和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Lynelle McKay表示,“多核是一项异常复杂的技术,对功率
关键字:
飞思卡尔 通信 嵌入式 多核 QorIQ 200807
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QorIQ P4080多核处理器,一个旨在为嵌入式多核空间中的性能、功效和编程性设定新标准的非常先进的八核通信处理器。
P4080多核处理器是飞思卡尔新QorIQ产品线的标志性成员,基于45纳米处理技术。它集成了增强的Power Architecture™内核、三级缓存分层、创新CoreNet™片上结构和数据路径加速,可在最大30W的功率电路内提供卓著性能。
“我们的新QorIQ P4080处理器既满足了大幅提高性能的需求,又不会为开发
关键字:
飞思卡尔 多核 处理器 QorIQ 通信平台
通信处理器的先驱和世界顶尖的嵌入式半导体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近日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通信平台,旨在实现下一代联网,把嵌入式多核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QorIQ平台是飞思卡尔PowerQUICC®处理器的下一代产品,旨在让开发人员自信地移植到多核。
“QorIQ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系列,它更是一个帮助嵌入式群体满怀信心地移植到多核的智能和综合方法,”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联网和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Lynelle McKay表示,“多核是一项异常复杂的技术,对功率
关键字:
飞思卡尔 通信 嵌入式 多核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处理器厂商都不遗余力地通过不断提高主频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但是随着处理器的发展,单处理器核心内部晶体管的集成度已超过上亿个,主频提高带来的功耗及发热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传统处理器体系结构的瓶颈日益显现。于是,另一种全新的芯片构架诞生了,这就是多核处理器,即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个处理器内核。通过优化的核内部体系架构,多核处理器能在较低的主频下实现更加优越的性能。
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多核技术较过去可以提供更高的处理器性能、更有效的电源利用率,并且占用更小的物理空间,因而
关键字:
嵌入式 处理器 多核 英特尔 200806
北京时间6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丹内利(Christopher Danely)周四发表投资者报告称,英特尔8核处理器Nehalem的上市时间可能会跳票。
丹内利表示,尽管英特尔在今年3月举行的分析师会议中曾表示,该公司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四款Nehalem处理器,但依据当前的情况,英特尔最多将只能在今年发布两款Nehalem处理器。丹内利认为,Nehalem双核服务器处理器和高端台式机处理器将会在今年发布,但笔记本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将会被推迟至明年第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多核 AMD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收益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在传统处理器架构的进展方面已经明显体现出来。每一代新工艺几何尺寸和新兴微架构的进步,在相应性能上所能带来的增益正在逐渐减少──显然,借助更快速度以实现摩尔定律的方法不再灵验!功耗和微架构改良的限制,使单一处理器的发展前景受挫,业界的关注焦点已转向多处理器或多核芯片架构的开发潜力。
由于多核主要是用于克服单处理器系统局限性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采用多核纯粹是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但以picoChip的经验来看,多核技术
关键字:
多核 收益递减法则 DSP 处理器
非盈利标准组织多核协会(Multicore Association)昨天宣布成立工作组,旨在解决软件开发者利用C/C++进行多核平台编程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该工作组名为多核编程实践小组(Multicore Programming Practices,MPP),最初将着力于汇集业界现有最佳实践范例,据此开发出一个指南,帮助开发人员避免一些常见的缺陷。这个指南基于开发人员、处理器架构师和工具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将解决诸如术语、方法、编码方法、性能评估、相关性分析和处理器间通信等问题。
关键字:
多核 软件开发 MPP CriticalBlue
Internet爆炸性的增长,线路网络与分组网络的加速融合,对通信设备和应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目前的线路交换技术是在Internet时代之前很久设计的,由于它们只对通话业务进行优化,已不能支持当今成指数增长的数据业务。为此,服务提供商正在部署分组网络(Internet协议)和信元网络(ATM),并从老式设备转向以分组交换为中心的软交换技术和媒介网关。
关键字:
多核 DSP 超核
毫无疑问的,“多核”、“多线程”此二词已快成为当今处理器架构设计中的两大显学,如同历史战国时代以“儒”、“墨”两大派的显学,只不过当年两大治世思想学派是争得你死我亡,而多核、多线程则是相互兼容并蓄,今日几乎任何处理器都朝同时具有多核多线程的路线发展迈进。
虽然两词到处可见,但可有人知此二者的实际差异?在执行设计时又是以何者为重?到底是该多核优先还是多线程提前?关于此似乎大家都想进一步了解,本文以下试图
关键字:
多核 多线程
多核介绍
多内核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多核技术的开发源于工程师们认识到,仅仅提高单核芯片的速度会产生过多热量且无法带来相应的性能改善,先前的处理器产品就是如此。他们认识到,在先前产品中以那种速率,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很快会超过太阳表面。即便是没有热量问题,其性价比也令人难以接受,速度稍快的处理器价格要高很多。
英特尔工程师们开发了多核芯片,使之满足“横向扩展”(而非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