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计算项目(OCP)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专注于推动各企业在数据中心产品设计及最佳实践方面加强交流。近日,该组织发布了开放机架第三版(ORV3)规范。规范中比较显著的变化在于设计架构从12 V迁移到了48 V。本系列文章重点介绍ADI公司的备用电池单元(BBU)参考设计,分为五部分,这是第二部分。“实现不间断能源的智能备用电池第一部分:电气和机械设计”讨论了BBU的电气和机械设计考虑因素。
- 关键字:
不间断能源 智能备用电池 BBU 微控制器
- 一、电机及编码器的参数编码电机其实就是一个带有编码器的电机,我的这个电机是一个增量式的带霍尔传感器的电机电机的型号是JGB37-520电机下方是电机的参数主要关注的就是电机的额定电压 12V电机的减速比 30(这个很重要)编码器的参数主要关注编码器的线数 11线 (也就是说电机转一圈会产生11个脉冲)供电电压 5V输出类型 方波编码器的连接一般这种编码器都有六根线两边靠外的两根线是电机电源线往里两根是编码器的电源线中间两根是编码器的A,B相具体大概是啥意思呢?就是电机转动的时候编码器会通过编码电
- 关键字:
stm32 单片机 嵌入式硬件
-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近日宣布,开始批量出货带有嵌入式微控制器(MCU)的SmartMCD™系列栅极驱动IC[1]。首款产品“TB9M003FG”适用于汽车应用中使用的无感控制3相直流无刷电机的水泵和油泵、风扇和鼓风机等设备。
- 关键字:
东芝 微控制器 SmartMCD 栅极驱动IC
- ● 首款采用新技术的STM32微控制器将于2024下半年开始向部分客户出样片● 18nm FD-SOI制造工艺与嵌入式相变存储器(ePCM)组合,实现性能和功耗双飞跃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近日发布了一项基于 18 纳米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 技术并整合嵌入式相变存储器 (ePCM)的先进制造工艺,支持下一代嵌入式处理器升级进化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微控制器 MCU
-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近日宣布,采用Cortex®-M4内核并搭载FPU的TXZ+™族高级系列32位微控制器的M4K组新增8款新产品,闪存容量达512 KB/1 MB,同时提供4种不同的封装类型。支持物联网的电机应用功能不断发展,需要更大的编程容量以及更好的固件OTA支持。东芝新推出的M4K组产品将现有产品的最大代码闪存容量从256 KB扩充至512 KB[1]/1 MB[2](具体容量视产品而定),RAM容量也从24 KB扩充至64 KB。在容量提升的同时,其他特性也得以保留,包括运
- 关键字:
东芝 电机控制 Cortex-M4 微控制器 MCU
- 英飞凌的车辆制动稳定性系统,无疑是现代车辆安全技术的一大里程碑。该系统不仅具备缩短制动距离的能力,更能在紧急情况下确保车辆始终保持在受控状态,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各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然而,当前市场上众多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往往因为过于依赖特定客户的设计,导致性价比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英飞凌致力于打破这一困境,研发出符合高安全性要求的标准器件,以满足广大客户对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在汽车行业中,英飞凌的控制器和轮速传感器早已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其丰富的产品组合中,不仅涵盖了各种针对安全应用的汽
- 关键字:
英飞凌 汽车 车辆制动 微控制器
-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近日发布了一款新的集MPU和MCU两者之长的高性能产品。微处理器(MPU)系统通常更加复杂,处理性能、系统扩展性和数据安全性更高,而微控制器(MCU)系统的优势是简单和集成度高。取两者之长,意法半导体新产品越级进化。在采用这些新的STM32H7 MCU后,设备厂商可以更快、更经济地开发智能家电、智能楼宇控制器、工业自动化和个人医疗设备,满足终端市场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具体用例包括增加更丰富多彩的图形用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微控制器 MCU 智能家居
- Source: Getty Images/metamorworks根据1月16日发布的一篇新闻稿,英飞凌科技日前与Qt集团合作,将Qt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框架集成到其微控制器(MCU)中。此次合作旨在将Qt的轻量级高性能图形框架无缝集成到英飞凌支持图形的Traveo T2G集群微控制器中。Qt集团微控制器产品总监主管Toni Paila表示:“当今的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全球制造商正在不断寻找办法,以期尽可能快地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全球微控制器的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即使
- 关键字:
英飞凌 Qt 图形用户界面 微控制器 MCU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控制器(MCU)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最初的8 位和16 位MCU,到如今的32 位甚至更高性能的MCU,这一领域的技术和市场格局都在不断演变。瑞萨在不断变化的MCU 技术以及市场中经历着挑战的同时也助力行业发展。1 MCU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提升,32 位MCU 因其更高的性能、更丰富的功能以及更好的扩展性而逐渐普及。这一趋势对8 位和16 位MCU 的市场地位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对处理能力和资源需求较高的应用中。面对当
- 关键字:
202403 瑞萨 MCU 微控制器
- 概述近年来,汽车E/E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执行器和传感器应用带来了影响,如车灯、车窗和后视镜等车身控制、发动机泵和风扇等电机控制,以及传感器控制等应用。传统上,这些应用使用低成本的小型16位微控制器(MCU),但现在则需要更先进的16位MCU。在本白皮书中,我们将介绍可应对E/E架构变化的最新的16位RL78/F2x
MCU。沖 寿美代——高性能运算及模拟与电源方案事业部E/E架构变化所面临的挑战● 改用无刷直流电机电动汽车(xEV)的加速普及正在推动E/E架构的变化。由于对降低噪音和功耗的需要,电
- 关键字:
汽车 微控制器 E/E
- 第一款MCU是Intel的霍夫在1971年发明的,具体来说是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它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的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当时微处理器技术开始兴起,并逐渐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最初的MCU采用8位或4位微处理器,同时具备一些基本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存储器。接触过MCU的工程师或者学生来说,对于TI的C2000相比并不陌生。初出茅庐C2000系列在早期主要被描述为可编程的DSP或DSP控制器。1982年,TI成功推出了第一款DSP——TMS32010,此后DSP得到了真正广泛
- 关键字:
TI MCU 微控制器 C2000
- 查了下GD的手册和一些论坛中使用过的大佬发布的帖子,GD32F103替换STM32F103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如下:一、相同点1) 、外围引脚定义: 相同型号的管脚定义相同2) 、Cortex M3 内核: STM32F103 内核 R1P1 版本, STM32F205 内核 R2P1, GD32 内核 R2P1 版本,此内核已经修复了 R1P1 的一些 bug3)、 芯片内部寄存器, 外部 IP 寄存器地址 : 逻辑地址相同,主要是根据 STM32 的寄存器和物理地址,做得正向研发.4) 、函数库文件:
- 关键字:
GD32F103 STM32F103 单片机
- ESP8266这个模块在近两年来芯片大幅度涨价的趋势下依然能够保持十几块钱一片,简直是DIY的利器,其基本功能基本能够满足小型DIY应用,速度也是杠杠的,就是对于我来说开发有点小麻烦了点,不太习惯Arduino IDE、Lua脚本等方式写代码,所以我选择的是SDK方式,可能是习惯了单片机的方式吧。一、硬件部分1.核心部分模块使用ESP12,其基本的最小系统如下所示。2.USB转串口部分,这里采用的电路可以实现自动下载,我们知道,平时我们下载ESP8266的固件的时候都是需要将GPIO0引脚拉低后再上电,才
- 关键字:
ESP8266 ESP12 单片机 时钟DIY
- 从手机、汽车到智能恒温器和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日常设备与云端相连。随着连接性增多,在芯片层面部署先进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固件和数据,就变得至关重要。为了应对当前和不断扩大的安全威胁,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发布PIC18-Q24系列单片机(MCU)。为应对在嵌入式系统中对器件进行恶意重新编程的威胁,PIC18-Q24单片机引入了编程和调试接口禁用(PDID)功能。启用后,这一增强型代码保护功能将锁定对编程/调试接口的访问,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读取、修改或擦除固件的尝试。
- 关键字:
Microchip PIC18-Q24 单片机
单片机(微控制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单片机(微控制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单片机(微控制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单片机(微控制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