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能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 8月11日表示,公司实现可持续盈利至多再需要一年。
中芯国际公布3年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该公司曾自视为实现中国打造半导体产业抱负的灯塔。
然而,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王宁国(David Wang)的讲话可能会让投资者更加怀疑该公司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自10年前成立以来,中芯国际一直在苦苦挣扎。
2004年上市以来,中芯国际从未实现过全年盈利。该公司如今正着手重组——这已经影响了其运营。
中芯国际公布,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96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芯片制造
- 连续5年整体亏损、连续12个季度单季亏损的中芯国际,终于迎来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就在人们认为它即将迎来第13个亏损季时,它竟然盈利9600万美元。这家全球第四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财报。数据显示,中芯国际当季营收3.81亿美元,同比上升42.5%,净利高达9600万美元,而上季它亏损1.81亿美元。
连续12个季度亏损之后,中芯是如何实现单季大逆转的呢?
财报显示,营收增加主要是因为托管工厂武汉新芯、成都成芯销售模式的改变。过去中芯国际收取托管费(即佣金提成),属于净利。而目前,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晶圆代工
- 终于转亏为盈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亦急起追赶,继8月初宣布65纳米制程已进入量产,执行长王宁国指出,45纳米制程将于2011年下半投入量产,且目前持续进行32纳米制程研发。另外,针对中芯获得大陆政府巨额补助款传言,王宁国则是予以否认。
中芯第3季65纳米制程占营收比重将达7%,在产品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无线通讯、消费性电子、蓝牙等。至于45纳米制程,中芯主要技转IBM技术,预估2011年下半迈入量产。目前中芯45纳米制程主要于上海12寸厂进行生产,北京厂房则主要用于65与55纳米制程,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晶圆代工
- 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10日举行法说会并公布第2季财报,在连续12季亏损后,中芯国际终于在第2季转亏为盈,首席执行长王宁国表示,第3季产能已经预订一空,接单能见度到11月,受到产品组合改变,产品平均售价将会上升,预计第3季营收将成长4~6%,毛利率20~22%。
中芯国际第2季营收3.811亿美元,年增43%,净利9,600万美元,2009年同期为亏损9820万美元。王国宁指出,第2季主要受股票和认股权证相关的1.059亿美元价值变动利得,因此转亏为盈。
在毛利率方面,由于半导体市场回升,带动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晶圆代工
- 编者点评:前个时期,在国内曾披露“成芯”己准备待售,可能由德仪来接手,以及“新芯”也与台积电,美光接触。如今在新的形势下可能会有新的变数。从有利于中国半导体业出发,中芯国际在新形势下它的新的思路似乎是更为理性。显然,双方在细节上有待进一步深化。
中芯国际已经调整对于成都及武汉的生产线经营模式。
之前,它们的生产线都是由地方政府独立经营,中芯国际派遣技术团队进行管理,收取管理费用,而现在由于形势的变化,这两个fab可能直接纳入中芯国际的统一管理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半导体制造
- 中芯国际公布了其今年Q2的运营业绩,销售额3.81亿美元,与上个季度的3.51亿美元相比增长8.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5%。而Q2在台积电的认购股权支付1.059亿美元下,实现盈利9600万美元。这也是中芯国际连续亏损12个季度后的首次盈利。另外,其Q2的毛利率由Q1的14.6%,上升到Q2的15.6%, 及公司的现金流由Q1的1.53亿美元上升到Q2的1.67亿美元。
从Q2的业绩看,成绩不小,而且来之不易。仅从Q2的毛利率15.6%,它是2007Q1以来毛利率最高的季度(见下附表)。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45nm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或“本公司”)公布截至2010年六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综合经营业绩。
2010年第二季概要
2010年第二季的总销售额,由2010年第一季的3亿5千170万元上升8.4%至3亿8千110万元,与2009年第二季相比上升42.5%。
2010年第二季的毛利率由2010年第一季的14.6%改善至15.6%主要是由于产能使用率提高所致。
2010年第二季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由2010年第一季的1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65纳米
- 中芯国际10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中芯国际营收3.81亿美元,同比增加42.5%,净利润9600万美元,成功扭亏为盈,上一季度该公司亏损1.81亿美元。
咨询公司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认为中芯国际第二季度财报有三大亮点,中芯国际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尽在眼前。
顾文军对新浪科技表示,本季度中芯国际财报主要有三个亮点:
第一:毛利率持续走高 盈利尽在眼前。在财报中,中芯国际由第一季度亏损1.81亿美元到本季度的“净利润9600万美元,成功扭亏为盈”,当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90纳米
- 中芯国际董事会目前仍在紧急进行中,主要总结即将发布的第二季财务报告,并公布下半年的主要战略。公司消息人士透露,第二季仍然没能脱离亏损局面。
该人士表示,“但是,产品的单价提高不少,产能利用率非常紧张。”
上述人士透露,公司还将确定获得国家“核高基”项目补贴,大约几千万元,加上公司今年折旧额大幅减少,全年盈利也极有希望。
上周三,面对《第一财经日报》提问,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以处于缄默期为由没有回答,但他强调,第三季,公司有望扭亏为盈。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晶圆制造
- 知情人士周一透露,中国内地最大芯片厂商中芯国际有望近期获得中国政府的大额政府项目补贴款,有助提升其今年的业绩。
该知情人士称,中芯国际申请的“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的一个三年期项目批文已下来,有望获得政府的数千万美元补贴。
该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不出意外,这笔款项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发放。”对此,中芯国际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上海一业内人士则表示,若是三年期项目补贴,较大可能是2008年中国开始执行的"核高基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电子器件
- 大陆SMIC中芯国际公司本月3日宣布,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已售出了1万片65nm制程晶圆产品,此举标志着公司65nm制程产品已经成功实现量 产。目前中芯国际的65nm制程芯片产品是由其位于北京的12英寸工厂生产的,该厂的月产能到今年年底可达25000片,另外公司还宣称今年的资本投资额 将达到3.3亿美元,这笔投资金额中的大部分将用于北京厂和上海厂的产能拓展项目。
中芯国际65nm制程产品目前涉及的产品应用主要包括Wi - Fi,蓝牙,高清电视,影音解码器, 应用处理器以及TD-SCDMA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65nm 55nm
- “2008年,我们嚷着要抄人家的‘底’,结果没什么行动,现在人家来抄我们了。”昨天,半导体产业专家顾文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短短半年内,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局面正密集呈现。
而在一年来发生的多起半导体产业大整合中,如特许半导体、奇梦达、飞索半导体、索尼、三洋半导体等案例中,除了山东浪潮收购了奇梦达西安设计基地外,没有看到中国企业的任何身影。当初,龙芯曾试图收购MIPS,但至今仍停留在构想阶段。
海外资本密集渗透本土半导体业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封测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其自2009年第三季开始在中芯国际北京12寸厂生产的65纳米技术晶圆出货累计已超过10,000片,目前已成功进入量产。
中芯目前拥有超过10个 FOT (Foundry Owned-Tooling) 和 COT(Customer Owned-Tooling) 客户在各个开发以及生产阶段。中芯国际的65纳米逻辑技术显著改善产品集成度,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以及尺寸更小的高水平。目前涉及的产品应用包括 Wi - Fi,蓝牙,高清电视,影音解码器,应用处理器以及 T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65纳米 晶圆
- 去年离开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再度出山。接近张汝京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张汝京主导的LED项目日前与上海市签约,将落地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产业区。临港新城管委会一位人士对本报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拒绝透露投资细节。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初期参与投资的可能包括北大青鸟、华南一家家电企业。其中,北大青鸟意向已明确,之前它曾参与投资过中芯国际,且属于最早一批投资机构。华南尤其是佛山、深圳等地早已将LED产业列为重头发展项目,并依托当地家电产业资源,试图快速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因此华南家电企业的参与不足为奇。另外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太阳能 LED
- 去年离开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再度出山。昨天,接近张汝京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张汝京主导的LED项目昨天与上海市签约,将落地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产业区。临港新城管委会一位人士对本报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拒绝透露投资细节。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初期参与投资的可能包括北大青鸟、华南一家家电企业。其中,北大青鸟意向已明确,之前它曾参与投资过中芯国际,且属于最早一批投资机构。华南尤其是佛山、深圳等地早已将LED产业列为重头发展项目,并依托当地家电产业资源,试图快速壮大上下游产业链,因此华南家电企业的参与不足为奇
- 关键字:
中芯国际 LED
中芯国际介绍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拥有三座芯片代工厂,包括一座后段铜制程代工厂。此外,中芯已收购其第四座位于天津的8英寸芯片代工厂,称之为“七厂”。同时中芯在北京的12英寸厂已在2004年七月开始投产。中芯国际一厂于2003年5月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补充说明:截止2009年5月,中芯国际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