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为您介绍电磁兼容(emc)测试 文章
最新资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测试设备的性能已成为决定产品质量与研发效率的关键因素。艾德克斯荣幸推出全新IT-N6300系列三通道可编程直流电源,专为满足多通道测试需求而设计。该系列包括经济型和高性能版,该系列提供经济型与高性能版,无论是科研、教育还是生产领域,IT-N6300都能在基础测试与高精度测量之间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工作效率与测试精准度。紧凑设计,灵活输出IT-N6300采用紧凑的标准 ½ 2U机箱设计,支持多种输出模式,包括独立、串联、并联、同步和双极性输出模式,极大提升了测试的灵活性和
关键字:
艾德克斯 IT-N6300 直流电源 测试
在电磁兼容(EMC)实验中,通过超标频点推测问题源是常见的方法。不同接口和电路特性往往对应特定的频率特征。以下是常见接口或电路问题对应的频点特性总结:1. USB 接口频点范围:60 MHz、120 MHz、240 MHz:与 USB 2.0 的时钟频率(480 Mbps 的倍频)相关。125 MHz、250 MHz:USB 3.0 超高速信号(5 Gbps)相关的倍频。原因可能是:差分信号不平衡,导致共模电磁辐射。屏蔽层连接不良或没有良好的接地。端接电阻不匹配,导致信号反射。2. 以太网(RJ45 网口
关键字:
EMC 静电测试
电容是电子电路中最常见的一种元器件,今天为大家分享2种特殊电容:X电容和Y电容。1安规电容安规电容之所以称之为安规,它是指用于这样的场合:即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也不危及人身安全。安规电容包含X电容和Y电容两种,它普通电容不一样的是,普通电容即使在外部电源断开之后,它内部储存电荷依然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安规电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安规电容大多数为蓝色、黄色、灰色以及红色等。1、安规X电容X电容是跨接在电力线两线之间,即“L-N”之间,X电容器能够抑制差模干扰,通常采取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电容容量是u
关键字:
电容 电路设计 EMC
文章 概述本文探讨了汽车电力应用中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如何确定,以及高开关频率对电磁兼容性(EMC)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EMC标准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评估和电路板布局优化来满足这些标准。汽车电力应用中的开关频率选择汽车电力应用中,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是怎么确定的? 如果频率高了,是否不容易通过EMC标准?首先这个需要考虑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于EMC的要求不一样的。在汽车领域,电磁兼容性(EMC)的常规标准是 CISPR 25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频段
关键字:
Digikey 开关电源 EMC
电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正从硅过渡到宽禁带(WBG)半导体,比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半导体在更高功率水平下具有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中。由于工作电压高,SiC技术正被应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而GaN则主要用作笔记本电脑、移动设备和其他消费设备的快速充电器。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但双脉冲测试也可应用于硅器件、MOSFET或IGBT中。为确保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双脉冲测试(DPT)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标准技术,用于测量开启、关闭和反向恢复期的一系列重要参数。双脉冲测试系统包括示波
关键字:
202411 宽禁带 FET 测试
今天主要是关于:EMC,PCB设计中如何降低EMC?一、EMC是什么?在PCB设计中,主要的EMC问题包括3种:传导干扰、串扰干扰、辐射干扰。1、传导干扰传导干扰通过引线去耦和共模阻抗去耦影响其他电路,例如:噪声通过电源电路进入系统,支持电路将受到噪声的影响。下图显示了通过共模阻抗进行的噪声去耦。电路1和电路2通过同一根导线获得电源电压的和接地环路。如果其中一个电路的电压突然需要提高,另一个电路将降低,因为公共电源和两个回路之间的阻抗。2、串扰干扰串扰干扰是指一根信号线对相邻信号线的干扰,通常发生在相邻的
关键字:
PCB 电路设计PCB EMC
作者: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Bernard Ang产品测试一直都是开发过程中确保产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符合市场预期的关键一环。然而,传统的产品测试流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现代的新产品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运行条件的要求也愈发严苛,如要求低功耗、融合更多的传感器以及添加更多的输入/输出接口等。令人欣慰的是,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渐被运用于现代化的产品测试流程,有望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高测试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扩展性。此篇是德科技署名文章旨在探讨AI技术革新产品测试的潜能,并详细
关键字:
是德科技 AI 测试
一、EMC定义EMC: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是系统能完全正常工作的能力(性能不降级)。在正常环境中,电磁兼容要求设备或系统既不受周围电磁场的干扰而失常,又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他设备。EMS: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耐受性,是设备或系统对噪声干扰的抗干扰能力。EMS 等级高则设备抗扰度好;相反 EMS 等级低的设备对电磁环境极其敏感,其工作状态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所以很多地方将 electromag
关键字:
EMC.单片机
一、EMC定义EMC: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是系统能完全正常工作的能力(性能不降级)。在正常环境中,电磁兼容要求设备或系统既不受周围电磁场的干扰而失常,又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他设备。EMS: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耐受性,是设备或系统对噪声干扰的抗干扰能力。EMS 等级高则设备抗扰度好;相反 EMS 等级低的设备对电磁环境极其敏感,其工作状态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所以很多地方将 electromag
关键字:
单片机 EMC
在提到干扰对USB的影响时,差分数据传输与简单的同轴电缆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感性干扰效应(磁场)情况下,导线的绞合可以弥补干扰效应。●USB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不是完全对称的,因此USB信号显示出共模干扰。●Layout与HF/EMC不兼容,寄生电容和缺少波阻匹配会产生共模干扰。●电路设计(USB滤波器)不充分,滤波器影响信号质量,和/或插损太低。●接口设计(插座,外壳)不充分。不良的接地会减小电缆的屏蔽衰耗。滤波器具有不良的接地参考。●USB电缆不对称、屏蔽不良以及没有足够好的接地。这种电缆会劣化信号质
关键字:
EMC 静电测试 USB
分享一个EMI整改文档,对于EMC来说,接触的案例越多,整改的成功率就越高,整改的方法也越多,从案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设计中出现同样的问题。注意:按照文档描述,从下面两张图片可以看出470MHz和940MHz(二次谐波)左右,这两个频点的功率非常高,可能该产品是一款无线产品,对于主频--有意辐射频率来说是有豁免权的,所以只需要注意200MHz之前的频段,由于频谱超标带宽较宽,可以肯定非时钟、晶振辐射超标引起,几乎肯定辐射源在电源了,不过最后的结果,电源部分虽然PASS了,但是后面又引起了其他的频点
关键字:
EMC 静电测试
无线BMS: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护航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各部件环节开始加快从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的转换。以BMS(电池管理系统)领域为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的测量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信息,分析电池安全性能、优化电池能量控制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目前有线BMS架构采用基于菊花链配置的线束来连接电池组,整体占用空间大,制造工艺繁琐,难以满足电池持续实时监测的需求,且维修难度高。同时,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以及电池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线BMS成为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方向,取代了
关键字:
电池安全 BMS 测试
财联社7月4日电,韩国媒体NewDaily报道称,三星电子的HBM3e芯片通过了英伟达的产品测试,三星将很快就大规模生产HBM并供应给英伟达一事展开谈判。
关键字:
三星 HBM 芯片 英伟达 测试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每台电子、电气产品,除了本身要能抗住一定的外来电磁干扰,正常工作以外,还不能产生对该电磁环境中的其它电子、电气产品来说,所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或者说,既要满足有关标准规定的电磁敏感度极限值要求,又要满足其电磁发射极限值要求,这就是电子、电气产品电磁兼容性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电子、电气产品通过电磁兼容性认证的必要条件。很多工程师在进行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时,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电磁兼容性元器件,往往束手无策或效果不理想,因此,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电磁兼容性元器件,是解决电磁干扰发射和电
关键字:
电磁兼容 EMC EMI 元器件 电路设计
1 层分布1.1 双面板,顶层为信号层,底面为地平面。1.2 四层板,顶层为信号层,第二层为地平面,第三层走电源、控制线。特殊情况下(如 射频信号线要穿过屏蔽壁),在第三层要走一些射频信号线。每层均要求大面积敷地。1.2 四层板,顶层为信号层,第二层为地平面,第三层走电源、控制线。特殊情况下(如 射频信号线要穿过屏蔽壁),在第三层要走一些射频信号线。每层均要求大面积敷地。2 接地地线设计在电子设备中,接地是控制干扰的重要方法。如能将接地和屏蔽正确结合起来使用,可解决大部分干扰问题。电子设备中地线结构大致有
关键字:
PCB EMC 设计
一文为您介绍电磁兼容(emc)测试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一文为您介绍电磁兼容(emc)测试!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一文为您介绍电磁兼容(emc)测试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一文为您介绍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