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风电多晶硅重复建设调查:产能过剩导致污染

风电多晶硅重复建设调查:产能过剩导致污染

作者: 时间:2009-08-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后遗症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7617.htm

  产能过剩引发的各方面后遗症正次第呈现。

  “的行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有规划有部署地理性发展。”产能位居全国第一的、素有“”之乡的四川乐山市政府宣传部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多晶硅产业而言,过度的投资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环境将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适合多晶硅发展的区域除了要求有丰富的原材料粗硅外,还需要有成熟的附属产业链,比如盐化工等用来处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污染物的工业相配套。”上述乐山市政府宣传部的有关人士坦言,但许多地方却并不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却在过去几年不断有上千吨的多晶硅生产线项目上马。

  四川省某地一位曾经反对引进多晶硅投资项目的地方官员告诉记者,当时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其高污染高耗能与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不符。但是,当他刚一拒绝,便有其他多个地方蜂拥而来,并很快敲定该投资项目。

  一边是多晶硅可观的利润,一边要面对或将带来的高污染和高耗能,一位地方官员的发问发人深省:“饿死好,还是毒死好?”

  而现在,多晶硅价格的大跌,不仅仅使得很多企业利润大减而度日艰难,同时也有许多在多晶硅价格高企时候跟风而来的资本投资必须要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

  兴业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王雪峰告诉记者,一条10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需要12亿-14亿的投资,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建成投产,而与国际多晶硅厂家相比,即使近几年技术有一定的改进,但是无论从成本还是产品质量,都无竞争力可言。

  而金融危机之下,国内众多的多晶硅厂家纷纷在此打出了降价牌,以增加自己的销路。价格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还要低两成左右。

  “实际上,根据国内的多晶硅成本计算,目前的价格至少并不会让生产厂家过多的亏损,但更为严重的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四川乐山市政府宣传部的有关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在利润暴涨的时候,很多多晶硅企业能够掏出一大笔钱来改善生产设备和附属污染物的处理设备以减少多晶硅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但现在利润已经达到低点,企业盈利都已困难,而对于环保方面的投入消减必将首当其冲。

  “实际上中国正在以牺牲国内的环境和能源为代价,为他人做嫁衣,在这场新能源的战役之中,国内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这种新能源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对于而言,虽然其并不存在多晶硅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同样,本意在于用来节约资源而开发的,在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激增的同时,被闲置的风电设备的数量也在激增,这不仅不是在节约资源,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一个风场的建设前期投资巨大,就拿一个5万千瓦的项目而言,前期投资就需要超过5亿元。”一位曾主导内蒙古卓资县风场招商的卓资县工经委的有关官员向记者坦言。

  前述电监会报告显示,国内风电在经历蜂拥般投资后,目前已经出现20%—30%的风电机组空转,部分项目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状况。



关键词: 太阳能 多晶硅 风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