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品种数量增加快 新兴市场潜力大
2008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超过4500吨,产能超过1万吨。其中太阳能电池需要的多晶硅占主要部分。预计2009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大约在3万吨,产能超过1万吨。如果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2009年~2010年将形成6万~10万吨多晶硅生产规模。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国内多晶硅产能有过剩的危险。对已具备基础条件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应加大产业化新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新建多晶硅生产线,扩大多晶硅产量,以尽快形成中国的多晶硅产业。但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多晶硅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尤其是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国内多晶硅产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新局面,新建项目一定要慎重。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895.htm元器件材料:小型化趋势影响用量 高档产品是研发重点
2008年我国刚性CCL(覆铜板)的总产量为291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6%,销售额达267.3亿元;挠性覆铜板产量约128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8%,销售收入为95488万元。加上挠性覆铜板、金属板、特殊覆铜板,总的年销售额约为276.8亿元,同比增长4.06%。
2008年覆铜板的出口量为12.67万吨,同比下降10.22%。国家将覆铜板的出口退税率从2006年9月起下调为5%,因此2008年CCL出口量大幅下降。虽然从2008年11月开始将退税率上调到11%,但第四季度金融海啸的突然爆发,使覆铜板在出口下跌的同时,进口也出现了近18%的大幅下跌。
2008年-2009年国内介质陶瓷材料产量产值及预测

全国从事覆铜板生产制造的企业共有约100余家,其中产能达到年产3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概40多家,80%分布在华东(江苏、浙江、上海市等)、华南(广东省、深圳市)等地区,大部分是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其次是由乡镇企业改制成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较早地于上世纪末基本退出该行业,目前较有影响的只有两家国资控股的合资企业。
目前中国从事磁性材料研究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铁氧体生产企业350家,稀土磁体和金属磁体生产企业220家,其余为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和辅助原料生产企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