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混合液晶需求看涨 供应国产化需过品质关
产业化已准备就绪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4781.htm我国TFT混合液晶的研发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技术储备也比较充分。“通过一系列科研和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永生华清在TFT混合液晶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朱起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永生华清从2002年开始就跟清华大学合作进行TFT混合液晶的研发,当时列入了国家863计划;2005年,永生华清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承担了‘TFT-LCD用液晶材料开发与产业化’专项基金项目;2008年,永生华清再次承担了国家863项目——‘TFT-LCD用TN模式液晶材料的工程化技术研究’课题。”
据朱起明介绍,永生华清年产5吨TN模式TFT混合液晶的中试线已于去年投产,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20吨-50吨的混配车间,车间洁净等级达到100级,在今年下半年验收之后即可投入运行;除了TN模式的TFT混合液晶之外,永生华清也已经生产出VA模式的TFT液晶样品,并已送到液晶面板厂进行测试。“这意味着永生华清生产的液晶材料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领域具备了更强的实力。”言谈中,朱起明显露出在液晶电视领域施展拳脚的决心。
“永生华清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打开市场,以充分利用我们业已形成的产能。同时,我们将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新的液晶材料生产基地,该基地的设计年产能为100吨。该生产基地的产品最初仍以TFT液晶为主,未来还将为OLED以及更新的显示器件提供原材料。”朱起明补充道,“永生华清所关注的市场不仅限于中国,我们也会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只有把市场蛋糕做大,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为国内面板厂商提供更为低廉的液晶材料。”
保证高品质是先决条件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TFT混合液晶材料国产化的前景表示担忧。一位国内液晶材料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液晶材料在大尺寸TFT-LCD的成本构成中只占3%-4%的比例,尽管国产液晶材料的价格将远比国外竞争者低廉,但面板厂商是否会为了降低这部分成本而冒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这还有待观察。朱起明则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影响世界实体经济之后,全球液晶面板厂商或多或少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对他们而言,通过降低成本而节约的每一分钱都将转化为利润,因此,面板厂商接受低成本材料的意愿是不容置疑的。“当然,面板厂商对液晶材料品质的要求的确是非常苛刻的,这也促使我们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以确保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朱起明表示,“在国内,TFT提纯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就小规模的生产而言,已经能够做到很高的纯度;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梁晓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更好地为下游面板厂商提供配套服务,我国液晶材料企业还应在以下4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液晶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样面板企业的产品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其次,液晶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具有大规模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产品品质一定要稳定合格,因为,作为TFT面板的关键材料,液晶所占的成本虽然有限,但对于品质的要求是100%合格,不能出一点问题;再次,要求不断有新型混合液晶材料出现,包括低黏度、低功耗、高对比度、宽工作范围的液晶材料,以满足终端产品不断发展的需求;最后,液晶材料的成本要不断降低,以降低面板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