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两岸面板厂商抱团抗韩:技术博弈新课题

两岸面板厂商抱团抗韩:技术博弈新课题

作者:黄婕 时间:2009-04-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技术博弈“新课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3418.htm

  对于国内产业来说,台系厂向下游品牌商积极渗透的动作也许不是一个好消息。尽管国内目前仅有的3条五代生产线尚不能提供适合彩电厂商的面板,但在加快更高世代线投资的背景下,台系面板厂对下游品牌厂商的控制力的加强,将加大国内面板产业进入彩电市场的难度。

  与积极结盟下游品牌商的动作相比,大陆面板业对中国台湾面板产业有着更多期待。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台系面板厂内部人士说,此轮大陆对中国台湾面板的采购金额其实并不算多,大陆下一步要发展自主面板业,这个时候增加对中国台湾面板的采购“应该也有一些目的”。

  去年国台办陈云林赴台时,就点名要去新竹科技园看看,就是陈云林亲点的公司。而在去年12 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更提出两岸应携手促进面板产业发展。在向中国台湾面板产业释出采购善意后,大陆有关部门和中国台湾当局还达成了6项战略合作共识,除了确定今后大陆业者要持续扩大对中国台湾面板的采购外,更强调两岸产业合作上,面板业要更领先金融业,开启两岸合作的新模式。

  对于大陆面板业来说,目前除了投资规模和产业优惠政策有待加强,技术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此前国内两大面板企业上广电和京东方,都试图通过合资(上广电成立广电NEC)以及收购(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部门)的方式获取技术,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在日本及韩国对面板制造技术输出严格控制的时候,中国台湾是否有可能帮助大陆突破技术上的瓶颈?在千亿投资驱动、家电下乡以及两岸“三通”的大背景下,大陆和中国台湾面板产业能否有更多合作空间?

  中国台湾TFT-LCD产业协会执行长邱华樑认为,中国台湾的优势在于IP和研发、关键材料部件和面板制造,大陆的优势在于后段模组配套成熟、终端市场庞大以及品牌和渠道丰富。在此情况下可以思考,中国台湾缺乏市场经验,发展品牌容易与既有客户产生冲突,双方是否可以就此结合?大陆建造前段面板生产线需要人才技术管理资本,中国台湾比较成熟,能否可以就此结合?

  不过,中国台湾面板业者普遍认为,技术层面的合作恐怕短期内实现。因为中国台湾面板业不希望“亲手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中国台湾当局迟迟不向大陆开放面板制造投资的主要理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友达 面板 LCM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