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本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山寨本产业厉兵秣马,蓄势待发,还有许多厂商跃跃欲试,想跳进去分一杯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2652.htm山寨机曾经的暴利发家史,让很多尝过山寨机甜头的玩家们对上网本这一新的山寨产业寄予厚望.历史却难以重演.PC产业的水很深,比手机产业深得多.老话说 得好,经验主义害死人,盲目的乐观往往是失败的掘墓人.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给山寨本泼几杯冷水,让一些过热的情绪降降温.
山寨本并非暴利 生存空间日渐狭窄
山寨本从一开始,就没有了暴利的可能.
一块160GB硬盘35美元,一条1GB内存10美元,一块主板50美元……PC行业的价格是非常透明的,几乎没有空子可钻.此外,模具和板卡空间的限制,令山寨本目前仍旧以仿造为主,创新性功能远不如山寨机丰富.这更令山寨本缺乏了与正规厂商一较高下的空间.
从投入成本上看,山寨本和山寨机的对比是4:1.而在产量上,深圳的山寨厂商们习惯用1:10来估算,也就是说,市场卖出10台山寨机的这段时间里,只能卖出一台上网本.
“今年上网本销售将达到3000万,其中二线品牌销量能达到2000多万台,这给山寨本留下的市场空间太小了.”顶星科技总裁武小波说,山寨本未来的产业附加值很少,每个上网本的利润大概能做到5~10美元,留给山寨本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
相比之下,山寨机的市场价格体系极不透明,为暴利提供了可能.“1600元左右成本的山寨本,每台的利润还不到200元;而200元成本的山寨机,却可能卖到400元.山寨本的利润比山寨机低多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品牌厂商价格的调低,山寨本要想保有市场地位,也只能再调低价格,这将进一步压低山寨本的利润空间.
产业良莠不齐 售后令人担忧
既然如此,为什么市面上的山寨本会普遍比品牌上网本便宜?
李栋告诉记者,他的成本秘诀就是精打细算,他笑称自己很“抠”.
“比如说采购螺丝帽,我从不按个数买,而是照着公斤买.”李栋说,其实一个螺丝帽也就几分钱的价格,但两种方式算下来,还是以公斤算便宜.而“品牌厂商的采购员,就不敢保证是不是有油水、回扣在里边了.所以就算是同一个配件的采购,也会产生差价.”
在面板业浸淫多年的赵林清,则介绍了山寨本的核心部件——显示屏的成本控制方法.目前液晶屏的技术主要由韩日电视品牌和我国台湾省面板厂商掌控,由于中小尺寸的“台湾屏”成本控制和质量最出色,因而被山寨本代工厂广为采用.
但这也只是正规的做法而已.高利润的遥不可及,也间接导致了部分山寨本代工厂在原材料和配件的选用上做手脚.准入条件的简单,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产业的良莠不齐,让山寨本产业更显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