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指导:考研复试 你准备好了吗
即将到来的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对考生而言,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全力以赴,才能顺利过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79715.htm-华北电力大学 沈岚

经历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许多考生都松了一口气儿,其实初试结束对于考研道路而言,只是行程过半而已。做好复试准备工作,掌握一些复试技巧,可以使考生的复试道路少些坎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试准备易早不易迟
某些复试的准备工作在初试结束或更早些时候就该展开了,例如专业素质、外语口语等,复试要全面考核学生对报考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对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等,准备这些都是需要积累的。
对于外语口语测试,考生可以提前准备一篇简短的外语简介,内容应包括毕业院校及专业,为什么选择现在报考的专业,自己有何特长或爱好等,并尽可能做到脱口而出,发音标准;阅读几篇经典的专业文献,了解一两位专业大家,便于在回答专业方面的外语提问时充当谈资;平时多积累些专业词汇,外语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任何一位导师都会很重视的,报考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连“resistance”和“capacitance”都不知道,导师对你的印象分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了解招生单位的复试政策
每年3月初是公布初试成绩和国家复试分数线的时间,大部分招生单位的复试政策也会在3月份公布,考生最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并尽量做到理解政策详尽、准确,不明白的要向招生单位咨询,以得到最权威、清晰的解释。
除了自划线的34所高校外,大部分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复试时间定于4月初至4月中旬。复试的形式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等,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及综合素质和能力。按照教育部“全面考查,突出重点”的复试原则要求,有的高校还设有实践(试验)能力考核、心理素质考核等环节。复试的内容和形式,是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决定的。不同的招生单位差异非常大,需要考生及时浏览招生单位的网站,以便了解具体规定。
在复试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良好的精神面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是敏捷果断。复试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初试更深,尤其是面试时直接面对考官,考生难免紧张,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是很自然的,束手无策请求考官原谅可不是上策,想想相关的知识点灵活应对吧,机智敏捷、不墨守成规,说不定能出奇制胜。
关于复试的几个常见问题
每年3月初是公布初试成绩和国家复试分数线的时间,招生单位一般会通过本单位网站提供成绩查询,并公布复试分数线、复试政策以及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考生可通过网络了解这些信息。不建议考生在此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电话咨询,既耽误时间又得不到确切的信息。
资格审查是复试的必要环节。按照规定,招生单位要查验复试考生的“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需要另外提交四级证书原件或四级成绩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考生,还要准备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以及服务单位证明。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考生一定要根据教育部和招生单位的要求,备齐资格审查的材料。
体检也是复试的重要环节。考生的体检标准是招生单位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结合本单位招生专业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执行的。考生在报考时应详细查看招生单位的体检标准,在复试阶段则要注意调节个人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或心情过于紧张导致体检不合格。
复试前是否要联系导师,是考生关心的问题。如果有机会能在复试前与导师见一面,谈谈自己的学术向往,自然大有裨益。不过,不同招生单位确定导师的时间不同,复试前后都有,实际上复试才是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将复试前的宝贵时间用在提高个人实力上,比耗费精力找关系进行人际沟通更为重要。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5日第6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