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版权困住GPS 厂商陷入众多困扰
——
GPS迎接发展元年
中国汽车销量跃居全球第二,中国GPS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凸现出来。在2007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GPS类产品在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成为消费电子领域迅速崛起的新势力。
“目前市场上有数千家GPS厂商,仅北京就不下千家,更不用说广东那些小企业聚集的地区了。”一位GPS厂商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与MP3一样,GPS的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大量家电、数码类厂商投入进来。2007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GPS产业井喷式发展的普及元年。到2008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膨胀到100亿元。
但有专家预测,今年底,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变局,激烈竞争过后,厂商将所剩无多。在发展较快的欧美市场,能让人记住的品牌也只有5个左右
。
有汽车经销商表示,导致GPS市场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制造技术的进步。生产技术难度和产品成本下降,刺激厂商不断提高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GPS导航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而IT产业竞争过于激烈,厂商需要寻找更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也是从事GPS的厂商骤然增多的重要原因。
地图版权意识淡薄
随着汽车GPS的热销,处于核心地位的“地图版权”这个隐藏在背后的敏感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目前,我国导航电子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全国只有不到10家企业具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
有专家表示,一直以来公众更为熟悉的是GPS导航产品,但对处于引擎地位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却知之甚少。据了解,一家企业独立开发覆盖全国范围的导航电子地图,需动用上千人的地图制作队伍、投资数亿元、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在零售终端,“购买GPS导航仪送电子地图”更是“见多不怪”。“这是本末倒置,地图才是GPS导航产业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现在却到了免费白送的地步,这都是盗版惹的祸。”一位汽车GPS导航生产企业内部人士痛斥地图盗版现象。
近日,在GPS导航产业的主要集散地广东,“道道通”联合东莞市银声汽车音响公司、TCL等数十家导航产品品牌商及数千家渠道销售商建立“正版大联盟”,向导航地图盗版行为发出讨伐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