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设计应用 > 中间总线结构的局限性

中间总线结构的局限性

作者:SynQor公司 Dr. Martin F. Schlecht 时间:2004-07-21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由于最近中间总线结构(IBA)受到普遍重视(如图1所示),因此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即中间总线结构将取代在PCB上提供多路电压输出的所有传统方法。在许多特定情况下,采用IBA结构确实会使电源解决方案的体积、效率和成本有很大改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些参数中的某项或多项却可能变得更差。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设计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IBA,下面讨论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


图1  采用SynQor公司总线变换器 (BusQor) 和负载点变换器 (NiQor) 产品的典型IBA设计



图2  SynQor公司的 BusQor总线变换器



图3  BusQor转换器效率很高而功率耗散极低



图4  高转换器效率和低功率分配使可用输出功率很高


首先,要确定是否真正需要使用中间总线。在有些PCB上,电源功率水平特别高(例如500W),因此通过较高电压(如12V)进行功率传输以保持低电流水平就变得十分必要。然后,在靠近负载点的地方利用非隔离变换器将电压降到所需要的逻辑水平。但经常发生的情况是,由于逻辑电路的敏感性或者需要将负载附近的电路板空间用于逻辑互连,从而无法将非隔离变换器放在离负载比较近的地方。随着非隔离变换器和负载之间距离的增加,中间总线的价值也逐渐减小。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非隔离变换器放在离总线变换器不远的PCB边缘,那么中间总线本身根本无法提供什么直接价值。

第二,输入电压的特性也影响到总线变换器的性能。对于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很小的系统(如48V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