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显示产业:中国向左 韩国向右

显示产业:中国向左 韩国向右

作者: 时间:2015-07-07 来源:中国经营网 收藏
编者按:未来电视向何处发展:智能化方向还是新显示技术方向?

  十五年前,日韩企业启动技术研发我们视而不见;五年前,产品开始市场化我们仍然无动于衷;今天,当我们终于认识到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即使我们想实质性布局OLED,也因为手里没有可以使用的砝码而徒唤奈何。于是反过来了,我们的彩电企业及液晶面板生产商们,寄希望于液晶时代拉得越长越好,拖得越久越好,这种心态与十年前我们刚刚完成CRT显像管电视产业布局而液晶电视时代来了如出一辙。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6888.htm

  最新资料显示,4月20日,京东方一口气推出两条高世代面板线计划,其中合肥为10.5代线。4月24日,华星光电宣布其8.5代TFT-生产线二期项目将提前50天实现量产。

  而此前的2月26日,三星电子旗下液晶面板公司SamsungDisplay宣布投资36亿美元在韩国建立一条OLED液晶面板生产线,用于生产中小尺寸oled显示屏。3月份又宣布三星显示从4月1日起拆分为事业部和OLED事业部,意在把OLED作为独立产业进行培育。

  现在的问题是,当别人积极转产OLED的时候我们却在大干快上液晶面板产业,当真是理性的选择吗?

  当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液晶面板生产线与OLED生产线有30%的重合度,二者并非完全不相干。另外,在韩国双雄转产OLED空档期,容易形成液晶面板供应不足,转而采购中国企业所产面板的机会增大。

  但是不合理的一面似乎更多。在液晶面板上布局过大,有可能造成船大难掉头,一旦OLED时代到来,企业转型压力巨大。而且目前已过液晶面板最佳投资期,这也是韩国、日本乃至中国台湾近年来未增加一块液晶面板产能的根本原因。于是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巨大的投资成本还没收回,液晶时代已经结束。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2003年时中国刚刚完成CRT显像管产业布局液晶时代来了,此前中国布局的巨大显像管产业几乎一夜之间变成废铜烂铁,教训不可谓不深。

  从媒体报道看,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计有8条8.5代线投产,包括京东方在北京、合肥、重庆的3条线,华星光电在深圳的2条线,中电熊猫在南京的1条线,及LGD在广州的1条线,三星在苏州的1条线。而且新的生产线仍在建设中,比如华星光电在武汉的工厂。如此巨大的产能,很让人担心造成产能过剩。因为产能过剩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战,一旦开打价格战则两败俱伤。

  我们固然应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智能)下功夫,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无视甚至拒绝布局OLED电视,预计OLED到来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最迟2018年大屏幕智能化OLED电视将大规模进入消费者家庭。

  人们之所以看好OLED倒不是因为它能做得更薄,而是因为OLED可以实现卷曲乃至折叠,这将大大拓展电视存在的物理形态,从而极大地拓展电视市场本身,实现电视市场的几何级放大。

  未来的电视一定是智能化OLED电视,这一点不用再怀疑。中国企业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OLED时代不被韩国企业甩在后面?

LCD显示屏相关文章:lcd显示屏原理


lcd相关文章:lcd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OLED LC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