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回流本土,追随德国工业4.0
从中国撤资无损中日高端制造业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5923.htm日本制造业的消退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工厂在中国境内撤出,索尼、东芝、松下等停掉部分业务线,日本大厂财报接连不景气引起世人关注的。其中,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尤其被中国关注。
例如,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日本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
据日本媒体近期报道,在日元贬值刺激下,在海外拥有工厂的日本企业,约13.3%把工厂迁回本土。知名作家朱世巍告诉记者,4月份日本机械订单(不含船舶和电力)增加3.8%,数额近80亿美元,显然也与海外工厂回归有关。
周群认为,日本制造业在中国总体呈撤出趋势,但是并不是都回到日本本土,而是有一部分转移到日本认为合适的地区和国家。同时,日本制造业的总体业务量正在缩减。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记者,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本工厂在中国的投资有一部分确实是撤掉了,但应注意到主要是日本在中国的整机工厂,因为日本整机产品和中国整机产品竞争激烈,日本产品市场表现不太好。另外,汇率问题、中国制造成本问题、市场营销和推广问题、中国制造企业的崛起也是导致日本整机工厂撤走的原因。
但是,陆刃波也指出,中国对日本电子元器件(民用家电领域)依赖很大,中国的手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打开外壳里面的部件基本是国外的,大量技术含量高、尖端的电子元器件基本由日本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的吸引力仍然存在。龚晓峰透露,日本方面对制造企业2014年度海外事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在617家接受该问卷调查的日企中,近7成企业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近6成企业表示看中现有规模。
“低端制造业日企将会收缩在华规模,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会迎来蓬勃的发展,同时投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日本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亚太区域及中国将在本轮产业转移中获得新的机遇,特别是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环节。”龚晓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