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医疗帝国:梦很美 路尚远
马云的医疗梦做的很大,最终依托阿里支付宝完成,未来医院布局完全是围绕支付宝开展的。
2014年5月,支付宝钱包正式推出“未来医院”计划,阿里的医疗梦也终于成环。为实现未来医院移动挂号、诊间缴费、查收报告、科室导航、服务评价、医保结算等功能。阿里也“倾其所有”,将支付、账户体系、数据、云计算能力都注入到医疗行业。
2014年8月,支付宝“未来医院”正式登陆北京。北京友谊医院与支付宝的合作正式对外发布。
2014年9月,未来医院已在10家医院上线,其中9家为三甲医院,全国主要城市已有近50家三甲医院与支付宝达成意向合作。
2014年12月3日,福建第一医院正式入驻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平台,加入“未来医院”计划,成为福建省首家支付宝“未来医院”。
……
2015年1月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加入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是迄今功能最全面的一家“未来医院”.目前未来医院已在京、沪、杭、广等25个省市落地,覆盖37家医院,累计为超过30万个患者提供服务,随后预备接入医保结。
试想用户未来在医院就医,从门诊挂号、缴费、查取报告,到住院金清单查询、缴费全流程都可以用支付宝钱包完成。那么,我们和看病之间的壁垒,也许只有一个支付宝的距离。
行路难
虽然布局圆满,但在践行过程中并不顺畅,行业里都认为阿里医疗路起步早,但起色晚,马云想把健康和快乐产业做好,奈何难点重重,所以起色较慢。
1、最后一公里。医药不同于外卖、美业、洗衣其他行业,“定点自提”或“集约化送货”模式完全行不通,药品对病患来说,就是即时刚需消费。“及时性”是医疗物流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如何能够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最快速的把药品送到患者手中,让患者能在第一时间选择阿里健康,而不是去就近药店直接买药。这不单单是与药店取得合作,解决物流派送就能实现的。
2、药品环节,药品利益链非常复杂,药品回扣、二次议价、代金销售等一大堆利益掺杂其中,药店和医疗机构暗中的补贴并不少,其实顾客也有补贴,那就是医保报销。阿里健康希望用补贴打开市场,但是药物是低频需求,低频的应用只能将服务做深才有戏,像打车应用简单补贴远远不够。
3、电子处方。阿里健康推出的电子处方,大多数医院只有缴费后才能从药房打印处方。想要医生手写处方,基本拿不到。阿里健康希望让这些处方外流,从医疗机构供应转换为社会化供应,这是一时半会无法实现的。
4、医保连接。未来医院想要连接医保,我们知道,目前网上购药无法实现医保报销,而且由于各个医院的系统都不一致,在医保的结算系统上每个地区也有区别,医保和支付宝的合作仍比较艰难。但在医保时代,能否接入医保的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存活的关键。
5、实现数据化。互联网基础性平台的发展较为滞后,阿里希望改善的是不仅仅是一个地区,而是放眼整个中国医疗状态,小的医疗诊所可能会与阿里合作,但是有自己医疗系统的大型医院却是难啃的骨头,需要更多投入以帮助医疗方完成基础工具的互联网化。
除此之外,还有如何获得医生资源、如何运用药品监管数据。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在线需求等等困难,医疗的复杂性就在于,疾病万千,轻重缓急各有不同,用户需求极难满足,阿里要做好在线医疗就必然要大投入、然后坚持下去。
纵观阿里医疗布局,每一步棋都是马云美好的愿景的体现,能不能实现资源整合,让医院和药厂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健康,目前阿里还处于医疗梦很大、路尚远阶段,好在医疗行业迎来了互联网+的浪潮,阿里或能早日圆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