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宽带是否将重生?

宽带是否将重生?

作者: 时间:2015-04-16 来源:财经 收藏

  向中国移动发放固网经营牌照,初衷在于打破市场南北分治的垄断局面;而向民资开放接入网市场,则意在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盘活市场。电信专家韦乐平测算,民资的投入能够占运营商一年固网宽带投资资金的一半。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2647.htm

  至此,工信部几乎将宽带市场在政策层面完全放开。上至三大运营商,下至某个社区物业,都可以在这一轮宽带中国战略中投一份钱,获取一份收益。

  有评论认为,这是工信部对资金极度匮乏的宽带战略搭建的最后拉动体系。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运营商的决策其实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借力第三阵营

  中国宽带市场可分为三大阵营,其中,电信联通移动为三大运营商为第一阵营;鹏博士、世纪互联、方正宽带和赛尔网络等大型民营宽带接入商为第二阵营,这些公司在规模上基本具备覆盖全国的能力;而第三阵营则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类似包租公的小公司,他们成分复杂,能力差异巨大,包括社会渠道、代理商、物业、工维队伍,他们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电信大约占据60%宽带市场份额,中国联通30%,其他为10%。

  从电信联通今年发布的资本开支来看,宽带建设资金大约为200万。远低于超过千万的4G建设资本。有人测算,建设资金缺口高达50%。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电信联通制定了“两条腿走路”战略:一是自建,二是利用社会资本。利用社会自己的好处在于,运营商虽然在收入上损失了一块,但节省了初期改造资金,并获得了最终用户市场。

  工信部发布的民资进入宽带政策有一定门槛,首批已经公布申请牌照的公司,包括了鹏博士、方正宽带等第二阵营的大型民资宽带商和第三阵营中的大型宽带商。

  但有中国电信人士向记者指出,运营商内部已经达成共识,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第三阵营才是帮助中国电信快速发展用户的最佳合作伙伴。上述人士指出,这些合作伙伴以当地能人为主,虽然个体小,但一可以轻松解决入场费、排他性协议等问题;二其发展的用户依然是电信联通的用户,虽然分走了一些收入,但用户是自己的。

  “比如,某个村的网吧店主,承包了这个村的入户市场,在5-10年之内,电信按照新增宽带用户发展的数量每月和他分成,但他发展的用户是电信的用户,而非第三方运营商。”广东电信的一位运营人士举例。

  记者获悉,早在两年前,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和黑龙江等省的电信联通公司就开始摸索这种合作分成模式。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2014年底视察广东时就曾强调,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该模式。

  有中国电信高层慨叹,如果在三年前就采取这种模式,中国电信不会在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市场的这些年顾此失彼,失去部分宽带市场城池。

  上述电信高层透露,中国电信后期将在重点省份重点城市千方百计加快进度,重点攻克城市的城区、城中村等核心地区。投入以后借助第三阵营的力量,一片一片小区地策反,把用户争夺回来,并维护好。“我们有管道,要做起来是很快的,难的是挨家挨户接入换线。”

  不过,亦有人提醒,这种合作模式具备一定风险。由于成分复杂,这些数量众多的合作对象既不可能获得牌照,也没有长期的政策保护。广东某城中村电信代理商向记者坦言,分成周期长达5年,如果政策变动,风险还是有的。

  韦乐平认为,决策层和监管层需要在放开民资这件事情上持更加开放和服务的心态。跟踪、总结,及时调整政策和合作方案,解决市场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机结合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 宽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