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知识产权官:没有我们 iPhone根本无法联网
除此之外,爱立信起诉苹果的33项非标准必要专利,涉及半导体元器件的设计、用户界面软件、定位服务及应用,以及iOS操作系统等对苹果设备的功能至关重要的专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559.htm龙翔分析称:“苹果胜诉的难度很大,爱立信在专利领域的积累极为雄厚。”
迄今为止,爱立信在全球各个国家共申请超过35000项专利。Kasim Alfalahi 称:“2G、3G、LTE领域,爱立信拥有最高的专利比例,并且未来5G时代仍会如此。”
不过,拥有这些实力并非意味着爱立信可以很容易禁售苹果产品。“美国地方法院,一般不会给予禁售判决。”龙翔表示:“ITC确实可以禁止进口苹果,但这受到很多限制。”
龙翔介绍,2013年,在三星、苹果的ITC一项诉讼中,苹果败诉,ITC发布排除令,要求美国禁止进口iPhone。“但是,这条禁令被奥巴马以‘损害全美公民利益’为由否决了。”
Kasim Alfalahi对此表示:“我们无法评论其他案件,但是,包括iPhone在内的所有手机都得益于爱立信的技术。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有信心,对这个案件的结果保持乐观。”
“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双方会和解。”龙翔认为,“这场诉讼,几乎不可能打到终审。”
此次情形与爱立信起诉三星类似。2012年,爱立信在美国德州地方法院与ITC起诉三星,经过旷日持久的博弈,双方最终于2014年1月达成和解,三星支付6.5亿美元(44亿瑞典克朗)授权费,取得爱立信2G、3G、4G技术授权。
该 收入计入爱立信2013年财报,2013年,爱立信专利授权收入达到108亿瑞典克朗。2014年,爱立信的专利授权收入为99亿瑞典克朗。专利授权被业 内视为“爱立信最赚钱的业务”,不过Kasim Alfalahi不认可这一说法:“大家应该看到爱立信每年高达5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专利授权费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爱立信的创新。”
与中国厂商达成“全球授权”
与 苹果的诉讼潜在的焦灼不同,爱立信与小米的对垒几乎势如破竹。爱立信于2014年12月5日起诉小米8项专利侵权,3日后,印度法院向小米发布售前禁令。 目前,基于联发科芯片的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禁止出售,而基于高通芯片的每台小米手机则要向法院预留100印度卢比才能销售。爱立信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我 们有信心驳回小米的所有主张,他们必须取得爱立信的技术授权。”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Kasim Alfalahi提到:“正常情形下我们的专利授权一定是全球性的授权,不会就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发放授权许可。因为大家知道,一个手机可能在某一地区或者 是某一国家生产,但之后都会发货并进入到全球市场的。所以可能某一地区的公司跟我们出现了这个纠纷,就是因为全球授权的关系。”
爱立信在印度起诉小米的目的,并非禁售小米,而是与小米达成全球授权。
此外,在印度起诉小米也为爱立信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2015MWC期间,一位爱立信人士也提及:“在中国起诉小米,并不是一两个案子能够搞定的,会旷日持久。”在印度起诉会好很多,毕竟,中国是爱立信目前全球第二大的市场,不得不谨慎。
除小米之外,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与爱立信的关系也颇为微妙。Kasim Alfalahi表示:“目前,一些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取得爱立信的授权,而另一部分没有取得授权的,爱立信正在与他们协商。”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中兴、华为、TCL、联想,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手机厂商,几年前就收到过爱立信的律师函。”不过,他笑称:“你知道,律师函没什么约束力,只要爱立信不起诉,没人愿意交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