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中国工业4.0之路与生产线的变革

中国工业4.0之路与生产线的变革

作者: 时间:2015-02-09 来源: 先进制造业网 收藏
编者按:工业4.0并非局限在生产线,它还与物联网技术紧密联系,这为中国制造企业占领战略高地创造了难得机遇。

  我们以设备维保为例:以往,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硬件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然而,则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通过采用能够自行报告运转性能的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可以实时收集海量数据,利用SAPHANA等高速计算工具进行分析,预先掌握设备性能状态。随后,维保团队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并安排人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突发故障造成损失。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9626.htm

  总之,以生产流程为基础,联动整个价值链,有能力帮助中国制造企业提升运营效益,化解生产成本攀升的压力,并以工业智能化推动生产力跃升。

  人力资本管理的未来趋势

  与技术和硬件的智能化相匹配,制造业员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升。然而,人力资本管理却成为很多制造企业转型的瓶颈。

  2014年,SAP与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共同进行了一项名为《劳动力2020》的全球性调查,覆盖了5,400多名来自27个国家不同行业的员工和企业管理者,而中国也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列。这项调查获得了很多重要发现:例如,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在中国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创新技术将是商务分析(158%)、云技术(65%)和移动商务(19%),但仅有33%的员工有望在三年内熟练掌握商务分析的创新技术,而已经掌握这项技能的员工只有16%。

  此外,尽管82%的中国高管表示,他们的企业已制定了各种补充性培训计划来培养新技能,但是只有27%的员工表示,企业为他们提供了帮助他们发展和提高工作绩效的合适工具。显然,雇主与雇员的供需和认知均存在鸿沟。此外,中国企业也普遍面临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仅有33%的企业管理者表示,所在企业制定了重要职位的继任与连任计划。39%的管理者表示,缺乏合格管理团队将限制市场拓展计划。

  在制造业破局时代,企业应当采取怎样的“人才4.0”战略呢?我们认为,企业雇主需要采用更智能的方式来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建立有效的管理人才培养策略,并将持续学习作为企业成功的基石。面对当下的种种人才瓶颈,制造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灵活的人力资源战略,并确保该战略与其他业务职能相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的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将保障人力资源战略的高效实施,这也正是理念的题中之义。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工业4.0 物联网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