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移动支付发展冷热不均,近场化主导潮流动向

移动支付发展冷热不均,近场化主导潮流动向

作者: 时间:2015-01-21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收藏

  近场化和国际化成为潮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8440.htm

  近场支付未来将居于主导地位。日前,“苹果支付”的推出极大活跃了NFC支付市场,让商户和消费者都开始接受NFC支付,提升了市场的接受度。据了解,目前部分全球知名手机厂商如三星、小米等已在部分高端机型配备NFC功能模块。而国内大型通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更是在今年开始逐步要求部分3G/4G 手机定制机型标配NFC功能模块。有调查指出,2014年安卓系手机中2000元以上的机型中有57%具备NFC功能,3000元以上的机型中有76%具备NFC功能,NFC功能已成为安卓系中高端手机的标配。随着技术进步,手机生产成本将不断下降,NFC将逐渐向安卓系中低端机型普及。此外,NFC近场支付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也是用户较为看重的一点。随着近场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基础条件的逐步成熟,近场支付未来将居于主导地位。

  产业呈现国际化发展态势。当前,全球商家都在力推自己的国际化。美国支付巨头贝宝为实现全球化扩张动作频频:2013年8月开始与麦当劳合作布局法国快餐行业,此举可以说是贝宝进军欧洲市场打响的“第一枪”;2014年11月8日,贝宝宣布与租车企业Uber达成合作,并借此进入荷兰、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2014年11月27日,贝宝宣布与德国本土点餐支付初创企业Orderbird达成合作,共推签到支付新功能。

  台湾中华电信现也已加入亚洲NFC联盟,并与亚洲地区其他知名运营商达成合作,推出跨境NFC支付服务。在国内力争线下移动支付市场的支付宝将业务向海外市场拓展,在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部分便利店及连锁商铺,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钱包进行付款,结算金额会以当天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直接从支付宝账户中进行扣除。支付宝还将在澳大利亚悉尼设立子公司AlipayAustralia,为中澳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支持。

  2014年9月,中国移动旗下的中移电商和美国运通公司也宣布战略合作,发力全球范围移动支付。移动支付行业的全球化发展为用户带来了便捷的消费环境,也推动了全球互联网行业的繁荣发展。

  国外移动支付行业发展

  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是多方合作,打造移动支付产业链。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日本移动支付由运营商主导,国内金融管制政策宽松,降低了移动运营商进入金融领域的壁垒,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打造行业资金链。手机厂商、运营商、零售商、金融业、交通业等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联盟,自上而下的产业链保障了移动支付体系的健全。韩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移动运营商积极推动。三是银行高度重视。手机处理银行业务所需要的花费仅为面对面处理业务费用的五分之一,因此银行纷纷投资移动支付业务,鼓励手机用户更多地使用移动银行,为银行节省大量成本。

  其次是明确移动近场支付的技术标准,促进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分担终端推广成本。以日本电信运营商NTTDoCoMo公司为例,该公司选择了在日本已有广泛基础的FeiliCaIC(索尼公司推出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作为移动支付技术,使得该公司移动支付业务的技术体系构建少走了很多弯路,快速被产业链和用户所接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移动支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