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华米CEO黄汪:小米手环踩过的那些坑

华米CEO黄汪:小米手环踩过的那些坑

作者: 时间:2014-12-26 来源:创事记 收藏

  七、电池:从0到1的创造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349.htm

  在我们设计这款手环的过程中,最难找到的就是电池。在2014年初,可穿戴产业刚刚起步,很多供应商都处在观望状态,不愿意真正投入资源去做零部件。团队在整个业内供应链苦苦寻找了一圈,没有任何电池的尺寸能小到满足我们的需求,手机电池大厂不愿意研发小电池,因为利润和订货量都没有吸引力。

  有些手环团队选择了投机取巧,采用不能充电的纽扣电池。我们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这种思路,因为不可充电的电池给用户带来的不便,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忍受程度。

  于是我们的供应链同学寻找过蓝牙耳机的电池,尺寸超标了;寻找过各家声称能做小电池甚至异形电池、柔性电池的厂家,最后都失望而归,这个江湖太多骗子和忽悠。我们还借助小米品牌的力量,寻找大型电池厂商进行苦苦谈判,但毕竟量和金额都远不如手机,最后是大厂愿意做,但是报价惊人的高,条件惊人的苛刻。如果按照这样贵的电池价格做出产品,的售价就不会是79元那么超值了。

  最后是我们痛下决心,找到了一支中型业内资深团队,和他们一起紧密合作,相互支持,最终研发出满足要求的电池。

  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是的,智能可穿戴之路,刚刚开始,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第一次创造,这种创造,往往不能寄希望于产业大佬,它们已经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往往不愿意冒险投入,我们要找产业中希望突破格局的创新力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创造新世界。

  八、算法与服务:买是买不来的!

  记步和睡眠算法,在我们开始做技术设计方案的时候,团队中有一种意见是,我们还是花钱买一套国外成熟的算法吧,毕竟这个是定位百万乃至千万量级出货的产品,我们从头写算法会不会太大风险?万一到出货时间,关键算法都不行,那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作为一个研发知识背景的CEO,我内心对此第一反应当然是极度排斥外购算法。但是这种决策压力是极大的,因为这决定了产品的成败,而外购算法会最大程度保障产品在现阶段的成功几率,避免产品风险。

  促使我做出坚定的自主研发决策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算法与大数据服务、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是未来业务的关键,甚至就是公司的未来。如果这个核心价值都靠买,那么我们就啥也不要干了,洗洗睡吧。想要未来,就要赌现在,而不是混着过现在。

  当然,这个决策后面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除了不断遭受质疑之外,投入是极大的,我们毅然抽调了团队中最擅长算法的同学进行长达3个月的封闭开发,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每天24小时佩戴智能手表改装的超大号“手环”采集原始数据,睡觉也不能摘。我也不断寻找业内大牛加入,长达一年的时间,才组成了现在十多名博士为主的强大算法团队,由业内资深机器学习大牛带领,形成了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计步和睡眠算法,尽管还有不少细节问题,但是已经在多项指标上超越了几家国际大牌,在未来一年,我们将会有更多超预期的突破。

  我们最近还发布了结合手机的GPS地图轨迹及距离记录,这项功能在准确度和路线平滑显示方面,远超所有竞争对手。这也是算法团队的发力之处。

  为基础业务提供支撑的核心技术,永远都要自主掌控、消化吸收,可以合作,但不能把命寄托在别人手里。

  九:服务:刚刚开始

  推出之后,我们逐步尝试了一些运营活动。手环售出,是获得用户的开始,远远不是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

  小米跑跑团在马拉松大神阿辉的带领下,与小米全国各地的同城会开展了很多活动,甚至与萨马兰奇基金会、邓亚萍等运动员做了很多互动。今年的发烧友与跑跑团一起,跑遍了全国各地开展的城市马拉松。

  用户的参与,是小米手环的核心价值所在。一款手环,如果没有用户的参与,是玩不起来的,也是没有价值的。华米团队对小米手环的用户运营服务,才刚刚开始。

  十、产品定位:人体ID

  小米手环并不是在设计的第一天,我们就确立了“人体ID”的定位,我们没有那么神。但是不断思考和尝试的本身,让我们逐步找到了思路。

  我们首先是拒绝做一款仅仅是运动记步的便宜的手环,不管它有多么超高性价比。最开始我们为手环寻找差异化功能的时候,确立了作为小米手机的配件的思路。进一步我们确立了震动闹钟、来电振动提醒、为小米手机自动解锁屏幕的三大功能。

  当我们内测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解锁手机的功能粘性极高,从而发现:既然手环可以作为手机的认证工具,那么,手环也可以作为其它所有智能硬件的认证工具。于是我们坚信:手环一定能在未来作为一个“人体ID”使用。

  有时候战略和定位不是凭空思考出来的,而是不断地向前奔跑,看到更远和更广阔的地方,忽然发现的。所以,一切预先制定好的所谓“战略”都是不太靠谱的,只有专注于产品,才能找到未来。

  十一、开放,连接

  随着小米手环量产销售,并且在短短3个多月突破100万枚的销量,我们开始尝试以开放的态度配合更多的合作伙伴。

  目前大家能看到的有微信的接入排行榜、QQ健康的接入、快的打车用手环运动步数兑换打车费、薄荷网19天减肥结合小米手环运动步数服务的接入。

  我们也将连接Yeelight的智能灯泡、小米电视、各品牌的手机、空调和家电产品。不管这些智能家居产品是否小米生态链投资的,也不管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否与小米有怎样的合作关系,我们都以开放的态度,毫无保留地支持所有的合作伙伴。

  我们最近发布了iOS版本的App,最新的版本已经升级到支持苹果的HealthKit,支持苹果的数据接入。我们也支持谷歌Android L(5.0)的Smart Lock解锁功能,任何品牌的智能手机只要升级到Android 5.0,用户就能用小米手环设置自动解锁了。

  华米的本质是一家开放、透明的互联网公司,我们期待用手环来连接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各种服务中,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价值。

  十二、创业,与小米同行

  我们从第一次与小米的伙伴们接触,到与雷军深入沟通,我都完全开放、毫无保留。而雷军也是第一次见面就跟我谈了小米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谈了小米的价值观和理念,还谈了小米内部很多完全没有发布的新产品,这反倒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每一款内部新产品,如果我告诉记者或者泄露给业内,这都是一连串的劲爆消息——当然,我没有这么做。

  在2014年初,纵观整个业内,从经验到技术,我认为华米都是一支强悍的团队。我相信产品经验和技术不可能在几天的交谈时间就能被“偷”走,如果几天交谈就能被“偷”走,那可以想见它的技术门槛有多低。而所谓的商业模式,我相信作为天使投资大牛级的雷军和小米生态链的同学们,也不屑于从任何一家视野相对狭窄的创业团队去套取。

  在我年初作出决定,不管损失多少钱,都要彻底停掉所有新业务、倾全公司之力去做小米手环的时候,我就很清楚必须有足够的信任和勇气,与小米的伙伴们一起走下去,未来不管有多少分歧和争吵,我们都应该首先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在整个2014年,华米团队与小米的伙伴们不断磨合成功,都是源自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小米生态链和整个小米体系的很多同学们,整个2014年,华米在他们身上学到了无数的宝贵经验。不管是夏勇峰、孙鹏还是李宁宁,还是其他很多无法在此一一具名的伙伴们,他们任何一位,都值千万美元,而远不是小米与顺为资本所投资的那些资金。然而对我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他们都将成为我一生的朋友。有这样一群具有相同价值观而又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我相信未来创业路上,有他们陪伴,再多争吵,也还是快乐的。

  在华米B轮融资3500万美元、估值超过3亿美元的今天,我们觉得自己很幸运,但如果没有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如果没有对产业变化的深入思考,我们团队年初不会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接受小米和顺为的A轮融资,也就没有后来的小米手环。

  明年,华米将会发布全新的自主品牌。同时,我们还会继续与小米的生态链同学们一起继续打造小米可穿戴的系列新产品。

  风来了,你没有胆子自信地站在风口,风可能很快就过去了。

  不管如何,未来的路,其实还是需要自己走。智能硬件产业,有很多的机会,未来属于有自信的团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小米手环 华米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