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安全与国防 > 业界动态 > 超高清监控技术解决之道日渐清晰

超高清监控技术解决之道日渐清晰

作者: 时间:2014-11-13 来源:安防知识网 收藏
编者按: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H.265芯片的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H.265芯片产品成熟,前端超高清摄像机出来的将会是低带宽高质量的视频流,监控网络及后端存储性能上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传输——基础网络成瓶颈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5268.htm

  H.264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编码标准了,特别是H.264 High Profile能把主流的1080P高清视频流压缩成4M甚至2M的码流进行传输,效果非常不错,可一旦前端全部升级到超高清摄像机之后,以4K举例,通过H.264 High Profile编码也还需要至少10M的带宽,

  对于这么大的码流,仅一路实况加一路存储,已经让监控网络望而却步了。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更多的客户端来并发请求某一路实况流,传统的流媒体架构会出现很大的性能问题,流媒体服务器的转发性能、出入口带宽都亟待提高。在很多行业中,监控系统还有明显的上下级架构,以金融行业为例,在总行与分行、分行与各网点之间就是最常见的上下级域关系,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域间带宽不足,不能支持多路4K码流的调用,4K应用要进入这些行业需要对基础网络做整体升级。

 存储——成本倍增

  在存储容量方面,由于码流翻倍、磁盘消耗翻倍,也就意味着相同的点位数需要投入两倍于原先的硬盘数量。另一方面,每个IPSAN或NVR都存在写入/读取的性能限制,在码流翻倍的情况下同一台设备能并发处理的路数会减半,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IPSAN或NVR了。总而言之,由于在编码技术上的限制导致码流的翻倍,而码流的翻倍则需要投入成倍的硬盘、IPSAN及NVR,无形中整体建设成本又增加了不少。

  解码——4K解码尚未成熟

  最后在解码显示端,可细分成解码与显示两个部分。

  目前的高清解码器普遍以1080P、720P及标清解码输出为主,4K解码才刚起步不久,整个市场中4K解码器还并不多。除了款型的选择不多外,4K解码器的性能也偏弱,能并发解16路1080P图像的解码器已经非常成熟,但能并发解16路4K图像的解码器还离我们非常遥远。

  在显示端,虽然4K电视异常火爆,大大小小的品牌任君挑选,但在安防行业,目前还没有4K监视器或拼接屏,所以在监控室里4K图像解码上墙暂时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解决之道日渐清晰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似乎的普及还有非常遥远的一段路要走,但知道技术难点在哪里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在彩色超低照成像方面。两年前安讯士刚推出“觅光者”技术时,也只是在标清摄像机上应用,没能在高清上普及的主要原因就是像素越高技术实现越难,但两年后的今天,1080P的彩色超低照成像已经非常成熟,相信不久之后,4K的彩色超低照成像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其次在芯片上,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芯片的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芯片产品成熟,前端超高清摄像机出来的将会是低带宽高质量的视频流,监控网络及后端存储性能上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而在服务器、IPSAN、NVR、解码器的性能问题上,除了通过H.265编码来缓解,最终可以通过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来彻底解决。而计算机硬件技术作为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之一,硬件的性能每年都在提升,相信过了H.265技术带来的这个缓冲时间段,一切硬件性能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最后在显示端,从技术角度来讲,家用电视与监控大屏并没有太大差异,4K电视的成熟必定会促进安防监视器及拼接屏的发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监控室里4K大屏也将得到批量应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