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亿的机器人产业不是梦
但用户的需求,永远是最有效的指挥棒。现在机器人虽然面临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不够低廉,以及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都不够清晰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恰恰是商机所在,谁能搞定这些难题,谁就有可能站在下一个1万亿新兴产业的金字塔之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5159.htm从产业参与者来说,无论是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产业,还是以PC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IT产业,都存在增速放缓,消费者升级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等挑战。就拿PC产业来说,由于芯片升级换代过快,现在大多数用户都觉得自己的PC已经性能过剩了,所以购买两三年后升级PC的意愿正在不断下降。全球PC出货量已经低迷了几年,至今也看不到太多明显反弹的迹象,即便强大如英特尔,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人工智能则是消耗计算资源、又能打动用户埋单的重要突破口,所以在全球需求疲软的前提下,原有的IT产业必然在人工智能方面出狠招、出大招。
谷歌、百度等科技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强劲,但支撑他们目前高市盈率的重要因素就是市梦率,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是为数不多可以支撑他们宏大梦想的产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不管是传统的芯片制造巨头,还是谷歌、百度这样的科技新贵,都需要机器人产业来为自己的未来添彩。
人们希望借助机器人摆脱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的劳动和家务,产业巨头渴望借机器人产业实现持续辉煌,万亿财富感召着众多参与者,所以虽然机器人普及历程可能曲折,但我相信它必然会成为下一个万亿规模的庞大产业。
机器人普及的突破口在哪里?
虽然在工业上已经大规模地采用了机器人技术,但普通消费者还是会觉得距离机器人很遥远。我曾经想买一个索尼的机器狗送给朋友的孩子做礼物,但那时索尼已经因为亏损停掉了机器狗的项目,也就是说在中国购买只能买到停产前的库存品,压根也没法保修,最终只得作罢。现在花个几百块,就能买个能听懂女儿说话和指令的高级娃娃,但那都是固定套路,问点出圈的问题立马就露馅了。
别看科技展上机器人又会跳舞又会唱歌,但你想让它帮你干点正经事,现在的机器人还显得太傻太天真,而且价格也让人难以接受。
英特尔的高管经常拿摩尔定律调侃汽车产业的发展缓慢,说如果汽车行业也遵循摩尔定律,那么现在每辆汽车的售价应该是几美分,而现在汽车的时速应该达到数万英里。虽然这是玩笑话,但在最近几十年中,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制造业,其成本降低的速度确实很慢。而高精度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成本降幅也并不明显。
一台聪明的机器人主要由大脑(信息处理系统)、肢体(机械部分)和感知器官(传感器)构成。工业机器人如果不需要应对变化的环境和工作流程,可以省略传感器部分来降低成本。我本来想在现场提问,是否是机械部分和高精度传感器部分成本降低过于缓慢,影响了民用机器人的普及,由于时间原因,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现场嘉宾的解答。
但我认为不只是机械部分和传感器降价过慢就能影响机器人的普及,就丹妮拉·鲁斯所言,其实人类严重低估了人工智能与机械结合后所带来的复杂性。即便像登月车、福岛核泄漏后紧急处置的特种机器人,在面对全新的环境时,都屡屡掉链子。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都并不全面,依照人类程序和指令工作的机器人,面对全新和复杂的环境和作业,现在依然显得无所适从。
但经过一系列的挫折,机器人产业或许正在走向正确和光明的道路。3D打印引发的制造业革命,使得复杂零件的制作变得易如反掌,原来长期困扰机器人产业的工程和制造问题,有可能在3D打印技术普及后得到有效解决。
而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也是硕果不断,继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之后,现在小度机器人也能在知识问答中战胜人类强手,原来被认为计算机无法与人类匹敌的围棋领域,计算机的棋力也越来越接近专业棋手。就如胡迪·利普森所言,机器人变得比人更聪明,只是时间问题。
应该给机器人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吗?
目前我们所谈及的机器人,都是人类制造的,所以人类总是把机器人当作自己的工具或者仆从。虽然有些机器人比赛看似是比哪个机器人更聪明,但其实比的是机器人开发者的智慧与算法。我们现在经常会说,机器人还不够聪明,机器人其实躺抢了,因为现在是否给予机器人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论。
在本期BIGTalk问答期间,我在微信墙上的提问就选中做现场问答,两位嘉宾的回答中,我其实更倾向和认同胡迪·利普森的答案和观点。
如果不给予机器人思考和学习的自主性,那么机器人永远就是人类指令和程序代码下的奴隶。如果给予了机器人思维和学习的独立性,会不会出现《我是机器人》那样聪明到反抗人类统治的机器人?就像胡迪·利普森所言,这或许是未来一年年才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它决定了机器人的智能化进度和进化程度。
在被两位嘉宾普遍看好的机器人领域中,像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老年人服侍性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其实本质上都是人所掌控的高级工具而已。
像所有科技发明一样,机器人也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比如说机器人会抢一部分人的饭碗,机器人有可能会攻击人类,机器人过于聪明之后会摆脱人类控制等等。但就像有黑客与病毒,人类还是坚定地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一样,机器人的问题只要在发展中才能真正获得解决。
像擎天柱、威震天这样聪明而强大的机器人,在科幻编剧那里被处理成来自外太空文明,这或许是编剧洞悉人心的高明表现。我们现在总说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但其实只是想让机器人承担人们不愿意干的苦活、脏活、累活、无乐趣之活而已。
在人类越发注重享受和理想追求的今天,机器人产业必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庞大产业,这由生产力发展规律、人性、财富刺激等多元因素共同决定,尽管实现的时间或许存疑,但我坚信机器人产业,必将迈入万亿级大关,而机器人也必将是未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不管你是不是想约,它都会走入我们的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