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设计应用 > 钢水成分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

钢水成分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

作者: 时间:2011-03-27 来源:网络 收藏
氧有三种方式:副枪、投入式温度—氧、常规的插入式氧。在转炉炼钢过程中根据测定的氧含量调节吹氧量可减少倒炉次数,这样既缩短处理时间减少温降,同时可提高回收率、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根据传感器测定的氧含量又能估算碳含量,省略取样定碳大约可以节约5~8min。副枪的测定结果最准确,使用投入式传感器可缩短出钢-出钢时间10min。由此而产生的效益非常可观。

电炉上应用氧传感器的目的是根据氧含量计算碳含量并确定脱氧剂的添加量。需要注意的是氧传感器测定的是氧活度,而实际工艺过程的[C][O]积受多种过程参数影响,如C/O2喷吹效率或者局部有未熔化的废钢等。各种实际炼钢过程的[C][O]积数值也不尽相同,使用时要注意根据工艺经验来选取。

2. 钢包精炼中钢水氧含量测定

钢水注入钢包后使用氧传感器测定钢水中的氧含量可以确定脱氧剂加入量、确认脱氧效果,如果辅以渣中FeO活度传感器[18],可以控制精炼渣调渣剂的添加、控制精炼脱硫过程和钢水洁净度,防止水口堵塞。

3. RH真空精炼脱氢过程的动态控制

常规的取样分析无法准确知道过程中氢含量的变化情况。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鹿岛钢厂采用Hydris作为氢传感器对RH脱氢过程进行了动态控制实验。[19]钢包容量为270t,真空装置有3台增压机,2个喷射器,四台水泵。真空容量是0.5托1000kg/h, 1.0托1500kg/h,10托5000kg/h。Hydris的设置见图5。


图5 用HYDRIS检测RH真空脱氢的设置

图6给出了脱氢过程的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的效果比较。动态脱氢控制缩短处理时间的效果如表1。


图6 静态控制与动态控制的RH脱氢效果比较

表1 动态脱氢控制缩短处理时间的效果

4. 连铸过程由气体引起的钢坯质量问题

年美国CitiSteel在用Hydris测定钢中氢含量的过程中发现,中间包钢水在稳态铸造期间其中氢含量随当时的空气露点升高而升高,最大变化量在2~3ppm[H]。添加脱氧剂、钢包热循环次数、连铸的不同阶段钢中氢含量都有不同的变化[20]。

实际上钢中溶解的[N]、[H]、[O]在钢凝固过程中因温度降低而过饱和析出气体,这些气体的总压大于大气压时便会产生针孔、气泡等缺陷。根据热力学原理,可以给出不同碳含量的钢种形成针孔的[N]、[O]含量区间,如图7所示[21]。


图7 含氮0~40ppm,氧20ppm~50ppm,不同含碳量的钢在凝固终点出现针孔的条件

从图7可以看出,对含碳0.1%,氧25ppm,氮40ppm的钢,氢含量超过5.1ppm将产生针孔缺陷。而含碳量0.40%,氧25ppm,氮40ppm的钢,氢含量超过3.5ppm就会产生针孔缺陷。研究发现,大量钢包下渣及石灰中的氢氧化钙是钢包精炼过程钢液吸氢的一个主要来源;大量钢包下渣使钢中氢增加,为钢包渣改质而加入石灰带入氢氧化钙进一步使钢液吸氢。图8、9分别给出了不同钢渣改质剂、钢包下渣量与钢中氢含量和针孔数量的关系。[21]从图8可知,添加较多的萤石-石灰或硅钙粉使中间包中钢水氢含量增加。从图9得知,钢包带渣多,导致钢包渣改质剂添加前、后钢液中的氢含量都高,单位面积表面针孔数也多。


图8 渣改质剂添加量与中间包钢水氢含量的关系


图9 平均钢包下渣深度、针孔数、钢包渣改质前氢含量与中间包钢氢含量的关系

四、结论

钢水中各种成分的在线测定技术逐渐成熟。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铁水预处理、二次精炼、连铸等各工艺环节的过程控制水平,加深了人们对钢中气体引起的铸坯质量问题的认识,为解决相关的质量问题提供了手段。我国的钢水成分在线测定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的研发相对落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亟待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更应该加大投入。

作者介绍:李光强博士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高纯净度、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制备 纯净钢的化学冶金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 高温熔体物理化学
光纤传感器相关文章:光纤传感器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