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USB3.0电路可靠性的PTC/ESD方案

基于USB3.0电路可靠性的PTC/ESD方案

作者: 时间:2013-11-14 来源:网络 收藏

USB 3.0拥有更高的资料速率,就特别须要注意元件的电流容量以保护电路,且系统设计人员在选择保护元件时也须留意许多重要参数,包括动态电阻、箝位元电压、击穿电压、寄生电容、最大能力、多脉冲能力、封装形状、关断状态的阻抗或泄漏电流、设备电路配置和布局的灵活性等。

  现阶段,市场上有几种不同的防静电抑制技术,例如多层陶瓷压敏电阻(MLV),聚合物抑制器和半导体的ESD抑制技术,是否选择正确的元件将决定USB 3.0埠的设计可靠度。由于ESD保护元件的电容、箝位元电压和动态电阻最为重要,一些保护元件制造商已实现以最小寄生电容提高讯号完整性的产品,同时有些产品的箝位元性能也达到最大化,但代价是电容很高。

  举例来说,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体和二极体阵列有较低的动态电阻,提供卓越的箝位元性能,并能保持非常低寄生封装电容。图4显示矽方案的箝位元性能与MLV ESD保护技术的比较,以矽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箝位元电压更低。

  

  图4 矽电阻与压敏电阻的箝位元性能比较

  TVS二极体阵列提供多通道ESD保护解决方案(图5),成为目前USB 3.0保护的最佳选择。该类元件能吸收瞬态电流,并泻放电流,同时透过雪崩或齐纳二极体箝制电压位准。如图6所示为USB 3.0静电保护方案架构图。

  

  图5 保护USB 3.0电路的TVS二极体阵列示意图

  

  图6 上为USB 3.0静电保护方案架构图

  USB 3.0电路保护元件对维护资料完整性也非常重要,任何附加电容都可导致讯号失真,并降低讯号的可靠性。测试静电抑制器的寄生电容对讯号完整性影响的主要方法是进行眼图测试,此测试须重复采样数位讯号,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眼图,用来定义可接受的讯号品质和依从性。

电机保护器相关文章:电机保护器原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