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控制理论在有源滤波技术中的应用
文献[9]利用无源理论分别控制并联和串联型有源滤波器,均得到良好的运行性能。无源控制律的得到是通过建立一个预期的目标系统,并加入抵抗力元素来配置系统能量耗散方城中的无功分量,迫使系统总能量来跟踪预期的能量函数,从而使系统能够达到谐波补偿和直流电容侧电压稳定的目的。文献[10]介绍的无源控制方法是基于时域描述的系统动态模型,和传统的补偿策略(负载电流和线电流检测方法)比较,该方法在线电压和负载扰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全局稳定性,充分显示了无源控制策略的优点。文献[11]中的无源控制是基于有源滤波器的平均建模,对电压检测环进行控制,使得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的特定谐波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和衰减,控制效果显著。文献[12]中介绍的基于DSP的三相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的无源控制也能得到良好的性能。
5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的目标是使控制系统对过程参数的变化,以及对未建模部分的动态过程不敏感,当过程动态变化时,自适应控制系统试图感受这一变化并实时地调节控制器参数或控制策略。实际的有源滤波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必然受到负载扰动及其它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果采用常规的控制器,以一组不变的控制器参数去应付各种变化显然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在线辨识系统模型,然后根据系统模型和控制指标及时整定控制器参数,实现高精度控制。
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的谐波电流检测中取得了一定得成果。文献 [13]中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干扰抵消原理的自适应闭环检测法,并在文献[14]中得到了应用。该方法是将电压作为参考输入,负载电流作为原始输入,从负载电流中消去与电压波形相同的有功分量,得到需要补偿的谐波和无功分量。该自适应检测系统的特点是电压波形畸变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缺点是动态响应速度较慢。文献[15]中对检测环节的精度和动态特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出了阐述,指出适当地选择比例系数K,可以使自适应检测法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但是,其检测精度的提高是以牺牲其动态响应特性为代价的。在此基础上,文献[16]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的自适应谐波电流检测法,根据单个神经元的基本特点,结合信号处理中地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把单个神经元用于电力有源滤波器地谐波电流检测系统,结构简单,算法容易,便于实现,并且该方法能过在线检测非线性负载中的谐波电流,负载发生变化时还能跟踪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模型不精确和模型变化所带来的鲁棒性问题,但是由于它需要复杂的在线计算和递推估计,只是适合于一些渐变和实时性不高的过程;同时由于跟踪误差的解耦问题,其在多输出系统中的应用并没有一般性结论,这些都限制了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
6 非线性 鲁棒控制
非线性



由于有源滤波装置在实际运行时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对其确定性模型引入干扰,得到非线性二阶鲁棒模型。对此非线性模型,既可应用反馈线性化方法使之局部线性化,再利用所用线性系统的控制规律进行控制;也可以直接采用

文献[17]把


滤波器相关文章:滤波器原理
dc相关文章:dc是什么
滤波器相关文章:滤波器原理
电源滤波器相关文章:电源滤波器原理
电子负载相关文章:电子负载原理 数字滤波器相关文章:数字滤波器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