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外延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分析

外延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分析

作者: 时间:2014-01-09 来源:网络 收藏
)和填充因子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根据晶粒尺寸和层厚的不同,电池效率可以达到5.6%3。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27067.htm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流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效率,我们使用等离子体粗糙处理来实现新型的电池概念。迄今为止,在多晶硅的衬底结构中,衬底都用作背反射器。通过对电池前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降低电池的前反射率,并更好地将光耦合到电池中,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俘获光子。等离子体粗糙处理是通过使用氟基化学物质在一个反应器中来完成的。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增加了约15%(在氧化铝衬底上得到这一结果)。增大的电流密度将电池的效率推进到创纪录的7%。

然而,虽然所获得的Voc (506 mV)和填充因子(71%)可谓达到了目前最好的工艺水平,但是电流密度(19.7 mA/cm2)和电池效率对于商业化而言仍然太低。通过优化等离子体粗糙处理工艺并降低电池背面场层的厚度,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远超过7.0%的效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