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收发电路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收发电路设计

作者: 时间:2011-11-10 来源:网络 收藏

  接收信号时,通过判断低电平的时间确定是否准备发送有效数据,当低电平超过9 ms时,启动接收程序。检测到脉冲后,延迟1.2 ms开始读取数据,连续读8次后,把一个字节保存起来。时序图如图3所示。

通信协议时序图

图3 通信协议时序图

  采用软件编程实现ASK调制功能,发射流程图和接收流程图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发射流程图

图4 发射流程图

接收流程图
图5 接收流程图

  4 结论

  通过探测节点向监测终端发送数据,当监测终端液晶屏指示“接收成功”时,表明在该距离下可以进行通信,不断增大节点线圈与终端线圈之间的距离直到不能正常接收数据为止。测试表明,有效通信距离可以达到24 cm。在探测节点通过桥接的方式与监测终端正常通信时,测得桥接节点的平均功耗约为102 mW,而探测节点间的平均桥接距离约为20 cm。

  与传统无线收发模块相比。在需要大规模、密集型部署、近距离无线通信,并且电路体积、功耗、成本受限制的场合,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的有广阏的应用前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