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OASE blue气体处理技术支持CCAT在台湾发电厂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
■ 台电的台中发电厂减碳技术园区,初步规划每年捕集2,000吨二氧化碳
■ OASE® blue碳捕集率达90%以上、低能耗和低胺耗的成本效益、易于扩展规模
■ 有助于满足全球对碳捕集与封存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行业可持续转型作出贡献
巴斯夫OASE® blue碳捕集技术由碳集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用于台电台中发电厂的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图片:台电)
巴斯夫与碳集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CAT)签署许可协议,向其提供 OASE® blue气体处理技术,用于台湾最大电力供应商——台湾电力公司(台电)运营的台中发电厂减碳技术园区内的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
此次合作结合 CCAT 的先进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以及巴斯夫备受肯定的 OASE® blue 碳捕集技术。该计划于 2023 年底决标启动,根据台电设计规划要求,预计每年捕集 2,000 吨二氧化碳。如果成功,台电将评估规划新的商业化装置,下一阶段目标是每年捕集 100 万吨二氧化碳。现阶段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将封存于台中发电厂内,下一阶段将评估封存于台湾外海地层的可能。
OASE® blue 是巴斯夫气体处理技术,专为来自化石燃料发电厂、蒸汽重整器、废弃物焚化炉、水泥行业和海事领域等的烟气碳捕集而设计。该技术展示了 90% 以上的高捕集率,并且在测试中显示出低能耗和低胺耗的成本效益。它还具有灵活的操作范围,易于扩展和模块化。此外,它还可以被设计为实现高二氧化碳纯度,适用于食品级应用。
CCAT 总经理姚文祥表示:“在当前环保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CCAT 深知推动可持续发展与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很荣幸能承揽台湾第一个碳捕集商业化的示范工程,并与巴斯夫携手合作,采用其先进的 OASE® blue 技术,致力于提升环保项目的技术水准与成果。本合作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台电提供更具效能的解决方案,促进能源生产过程中的清洁排放。”
巴斯夫亚太区中间体业务部 OASE® 气体处理工艺技术总监骆逸雄(Lawrence Loe)补充道:“该项目将成为我们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参考装置,展示巴斯夫的 OASE® blue 碳捕集技术如何助力台电等客户实现碳捕集和封存目标,从而加快能源行业的可持续转型。”
减碳技术园区位于台电台中发电厂,该电厂正在展开燃气机组与兴建工程,持续推动“以气换煤”,并导入碳捕集与封存示范技术,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