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业界动态 > 折叠屏元年到来,OLED红利角逐谁是赢家?

折叠屏元年到来,OLED红利角逐谁是赢家?

作者: 时间:2019-02-14 来源:网络 收藏
编者按:众所周知,三星、华为两家全球一线终端品牌研发设计的首款柔性折叠屏手机都计划在本月发布。与此前一些产业链公司大肆宣传性质不同,两大应用端巨头公司的力推,毫无疑问体现了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整个柔性显示材料板块连日来的行情一片大好。

  概念盘中集体爆发,截至午间收盘,京东方A、星星科技、领益智造、超华科技、深天马A等22股涨停。截至下午收盘,整个板块全线飘红,50支股票涨幅超过4%,其中共有26股涨停。(详情如下图)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547.htm

(图源:同花顺财经)

  众所周知,三星、华为两家全球一线终端品牌研发设计的首款柔性手机都计划在本月发布。与此前一些产业链公司大肆宣传性质不同,两大应用端巨头公司的力推,毫无疑问体现了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整个柔性显示材料板块连日来的行情一片大好。

  手机元年将至?

  2018年,对于全球智能机市场来说都不算乐观。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导致其购机欲望降低,加上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愈演愈烈,使得不论终端还是供应链不得不面临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

  据统计,在2017年手机市场渗透率约25%,2018年预计约30%,2019年底采用OLED 屏幕的智能手机占比将超过38%。

  能够明显看到的是,自2018年开始有大批主流手机厂商开始着力于此,三星、华为此举,意味着2019年有望成为可折叠手机元年。

  记者观察发现,去年京东方,维信诺、天马等厂商均已有OLED面板量产出货,其他国内厂商也开始加速OLED产线的布局,与此同时有超过5条新六代线正在建设之中。国产OLED产线的加速布局,将带动OLED屏幕智能手机在2019年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不过综上数据看来,虽然OLED产业正迎来朝气蓬勃的发展,市场渗透率整体的增幅较大,但实际上这项数据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快。

  有行业人事指出:“从屏幕材质上来说,OLED不仅在显示效果、功耗上优于LCD,材质透明、可弯折的特性也拥有对众多新技术形态的可拓展性上天然的优势。然而成本与产能的因素,限制了近年OLED屏幕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眼下概念股全线飘红,或许只能够代表市场风向变化,而对于产业链公司的业绩而言,显然不太可能出现这种你好我也好的情况。

  相反,这恰恰是拉开了产业链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序幕。

  这场红利角逐谁是赢家?

  如前所述,成本及产能是目前限制柔性屏普及的两个重要因素。

  以盖板材料为例,能够同时满足具备的柔韧性、透光率和表面防划伤性能的盖板材料少之又少。CPI膜虽然性能上优势明显,但却存在明显的成本短板。有消息指出,三星采用的CPI膜,成本价达约人民币3000元/ ㎡,较普通PI膜高出3~5倍。

  材料成本大幅增加,意味着产品售价将会出现明显提高。

  因此引发手机厂商思考的问题是,在购机欲望底下的局面是否还有用户愿为此买单?而供应链绝大多数企业考虑的是,产品报价随着成本同步增加的情况下是否还有终端厂商愿意买单?

  另外,搭建产线的巨额投入和初期良率爬坡阶段的损耗也同样是这些中小企业无法承受之重。

  单单是这两个问题,就基本限制了二三线厂商参与首轮竞争的脚步;反之,技术研发能力和资本实力都足够强硬的一线厂商则拥有了先机。这一点,在三星早期的布局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据悉,三星早前与材料厂商住友合资投建了CPI膜工厂,可以说是牢牢掌握了上游材料的使用权和拥有权。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国内供应链厂商缺乏基础材料技术,现阶段只能在拿到后段材料后进行混配,导致失去性价比的优势,初期使用CPI膜的成本将是普通PI膜近10倍。三星投资材料工厂的举动,给其带来绝对的竞争优势。”

  面对目前不断下行的智能手机市场,绝大多数企业都明白不能坐以待毙的道理。柔性折叠手机的出现,无疑是给产业链的厂商创造了打破僵局的机会。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和发展,手机产业已然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寡头市场。产业链很大一部分企业,早在竞争尚未开始前就已经错失先机。这意味着在新技术与新产品时代到来之际,真正能够享有头分红利的企业仍将会在一线阵营中产生。



关键词: 折叠屏 OLE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