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组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 上位机程序设计
图中下位机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根据通信协议,将双方传输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对应的数值,在进行相应的操作。
下面分别对数据显示、参数设置、数据保存、数据校正等功能进行如下分析。
5.2.1数据显示
上位机程序的数据显示功能直接放置在主程序界面上,如下图5.2所示。

主界面主要包含显示锂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电量、状态等信息的文本控件和参数设置、数据校正、存储器读写的按钮以及保存数据的选项,另外还可对串口号进行选择。
5.2.2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子窗口如图5.3所示。由于需要设置的参数较多,所以在参数设置子窗口中将所有参数分为系统参数、电流参数、电压参数、温度参数、均衡参数、电量参数和版本参数共七类,在一个复选页中进行显示和设置。

系统参数包含电池类型、电池数、电池内阻、数据采样频率、睡眠模式使能、睡眠模式唤醒时间、用户权限、系统密码等。
电流参数包含充电过载电流、放电过载电流、判断过载电流持续时间、短路电流、放电过流恢复时间、充电过流恢复时间、短路恢复时间等。
电压参数包含过充电压、释放过充电压、过放电压、释放过放电压、最大不平衡电压、判断过充过放电压持续时间等。
温度参数包含外部温度通道1使能、外部温度通道2使能、判断温度超范围持续时间、可承受外部最高温度、释放可承受外部最高温度、可承受外部最低温度、释放可承受外部最低温度、可承受内部最高温度、释放可承受内部最高温度、可承受内部最低温度、释放可承受内部最低温度等。
均衡参数包含均衡使能、每组均衡电池数、均衡模式、均衡开始电压、均衡压差等。
电量测量参数包括电量测量电压一、测量电压二、测量电压三、测量电压四、测量电压五等。
另外,还有版本版本号、工厂名、设备编号等。
5.2.3数据校正
数据校正子窗口如图5.4所示。

校正采用线性修复法,即利用公式:A=K*S+B进行校正,其中A表示实际测量值,S表示通过系统获取的原始采样值,K为修正系数,B为修正基址。
校正过程中对,对每一路采样电路的采样值和实测值进行若干组采集。根据上述公式,每两组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计算出若干个修正系数和修正基址并求平均值,获得本路采样电路的修正系数和修正基址。
在上位机软件中,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21路信号的实测值和采样值。通过两次接收,可分别得到21路采样信号的两组实测值和采样值,按上述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各路采样电路的修正系数和修正基址,按通信协议发送给下位机。
5.2.4存储器读写
存储器读写子窗口如图5.5所示。

在存储器读写子窗口中,有读存储器、写存储器、存储器擦除三个按钮,可分别读出指定存储单元的数据、将指定数据写入指定单元、擦除存储器所有单元。
5.3上位机程序测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