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和Android手机的农业物联网大棚的设计与实现
界面环境搭建主要在environment.xml文件中进行定义。在此页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大棚中当前环境参数,这些参数是由STM32单片机驱动相关的传感器进行采集并通过WiFi模块传送给Android手机并显示在此界面上的。界面上的环境信息是实时变化、实时显示的数据。在APP中,我们需要调用Android提供的和网络数据通信相关的一些方法。即可进一步对单片机发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获取。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2162.htm3、设备控制子界面
设备控制子面如图5所示。界面环境搭建主要通过在lightcontrol.xml文件中,用代码对文件进行布局。使用LinearLayout对界面进行整体布局,其中使用ImageButton对界面中的图片按钮进行基本定义。
具体对主界面按钮的控制则由LightControl类完成,该类继承自Activity,通过重载父类的onCreate()方法实现对lightcontrol.xml中各控件的操作,然后分别对其中的ImageButton按钮注册监听事件,即可触发相对应的监听事件,实现手机上两张灯的开关状态的转换,并通过蓝牙发出对应信号,用来对远程的电灯进行开关操作。
4、视频监控页面
点击主页面中的“视频监控”按钮,将进入图6监控点选择页面。
5、选择其中某一监控点,系统将跳转至图7监控点界面。
6、在监控点界面单击手机菜单键,将出现图8所示Menu菜单栏。
在该菜单栏中,支持拍照、3连拍、查看温湿度信息和清除温湿度信息功能,其中拍照后的照片以“xxxx 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jpg”的格式命名,以方便用户查找,照片存储在SD卡根目录下,当用户单击拍照或3连拍选项时,将在SD根目录下生成图片文件。
经PC端和手机端客户测试可知,在单摄像头情况下,系统已基本实现预期设计的功能;在多摄像头情况下,图像数据仍需进一步的压缩处理后才能达到预期传送的目的。
2 结论
本文中的农业物联网大棚的软硬件开发,主要是以Android JAVA编程、C语言为主要开发语言,以STM32F103单片机、各种传感器模块、PC机、Android智能手机为硬件平台,实现了农业物联网大棚这一概念,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远程采集与传输,实现了对农业大棚中灯光,抽风机,水泵等控制设备的远程控制。也实现了农业大棚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当然,受作者个人能力所限,本设计还存在种种不完善,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当前环境下的实时视频监控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智能大棚与云端数据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获取农作物生长的最适宜环境,并通过我们的农业物联网大棚将其内部环境自动调节到该环境下。期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以便将设计更好的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姜凡.基于Android的网络化遥控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陈溯.基于ARM平台的数码相框软件开发[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基于Linux-2.6.35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移植,
http://www.embedu.org/Column/Column331.html
[4]杨越(译).精通Android 3[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张协国.嵌入式Linux在ARM9上的移植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6]靳岩,姚尚朗.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汤顺.便携式多媒体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8]余容发.基于Android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满莎,杨恢先,彭友,等.基于ARM9的嵌入式无线智能家居网关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0,30(9):2541-2544.
[10]李刚.疯狂Android讲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0.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2017年第12期第52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