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人脸识别领域有四个独角兽
美女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357.htm而更为疯狂的一幕,发生在推广上。资本游戏,正在AI界呈现燎原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已多达上千家,但一些公司为了提高估值,会拆分出多个企业,因为实际上许多人工智能企业是属于同一个幕后所有人。
提升估值需要噱头,一种方式是公布大型战略合作或项目,另一种方式是聘请大牛。而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选择另辟蹊径,选择用“四大美女”这个话题让人们躁动起来。
商汤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学的汤晓欧创建,“商汤”中的汤指的就是汤晓欧本人。汤晓鸥及其研究团队所开发的DeepID算法率先将深度学习应用到人脸识别上,在技术指标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学而优则商,因为前文所述原因汤晓欧无法兼任公司CEO,便交给自己的学生管理。商汤成立时,它的姐妹公司LinkFace也一同成立了。
与商汤风格不同,LinkFace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形象包装”的使命,他们通过“四大美女”的炒作,一炮而红。
同时打造两个行业领头羊,再进行并购操作诞生一个行业新巨头,汤晓欧的目的很清晰。
他游离在学界与业界之间,时刻注视着各处的动向。“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想要成功,必须踏实做研究,更多的原创技术才能帮助到中国AI的未来。”汤晓欧表示。
虽然同为人脸识别技术,但商汤的侧重点与云从、旷视不太一样。商汤深谙普通百姓的兴趣点,他们的主要案例是围绕各个美化软件与直播平台制作人脸贴图,重点强化了人脸识别的关键点检测及跟踪技术。
这种类型的应用对知名度有帮助,但对利润及营收帮助有限。2016年,商汤下定决心转向ToB领域,开始大量招兵买马。短短一年时间,商汤员工扩充到300余人,仅次于云从。“这个行业的集体爆发,其实是从2017年才会开始”,商汤联合创始人徐立表示。
“平安城市的建设将会推动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爆发,这是中国特色应用。”证券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刚性需求会推动人脸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弯道超车,领先于国外”。
潜伏
也有一些嗅觉敏锐者,早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2012年,朱珑创办了依图科技。四家企业中,只有他和云从创始人周曦背景最相似,同样在名校留学,同样拥有名师指点以及博士后研究经历。
但朱珑比周曦更加激进。当周曦携6次世界智能识别大赛冠军回国,一头扎进中科院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产业化时,朱珑选择了创业。
“2012年,我偶然看到的一份学术报告让我意识到,计算机视觉在工业领域应用层面已经成熟,创业的最佳时间到了。”朱珑表示。“现在回过头,其实我猜对了时间,只是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创业之后的时间里,朱珑与团队保持着科学神教般的作风。每周会召开反思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团队员工驻扎在公司保持一周7天的工作状态。
这也让依图最先啃下了公安领域这块硬骨头,但是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让朱珑只能将团队维持在较小的规模以节省开支。正是凭着这支宗教式团队,依图在全国多地公安系统耕耘颇深。
除了公安,依图在银行上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在做掉几个项目之后,朱珑发现竞争太过激烈。除了新兴的旷视、云从、商汤,还有一大群地方性厂商。
行业红利,也让其它人开始关注。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开始顿悟,计算机视觉是一个“很难不挣钱”的生意,区别只在于落地时间早晚。
2015年,风口起来之后,依图开始扩张团队,同时向智能医疗转型。
“这个行业正在急速发展,泡沫肯定会产生,但BAT也是从泡沫中诞生的”,华兴资本某项目经理称,一个城市数亿、数十亿元的平安城市建设费用,即使只有10%,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浪潮
对于年纪最小的印奇来说,对于接下来的爆发,他丝毫没有压力,因为联想和支付宝已经足够养活旷视。即使竞争失败,也不会因为失去根基完全没有机会再次翻盘。他表示,我曾看到类似这样的感觉,这是未来的方向,这也是泡沫化最快的一个方向,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概念的炒作等等,这都代表一个大的信号,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
周鸿祎说过,互联网时代创业,创业公司一定要选择一个点突破。这个点不是巨头正好要去做的,但是这个点又是能够让你发展起来,不要一上来就想到先做全产业链。
“这个说法很对,但是对于人脸识别领域是不对的,因为每个行业每个市场格局都不一样的。周鸿祎讲的是互联网创业,它几乎没有门槛,大家主要拼的是速度,如果做大风口最后很可能会给大公司‘陪葬’。但是人脸识别的情况和这不一样,人工智能是有门槛的,短期之内只要自己保持足够快的进步速度,别人很难对你形成威胁,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去占风口”周曦表示。
去年,汤晓欧在GMIC大会上说道,“我们战胜了FaceBook和谷歌,所以它们在外面没有在人脸上进行大的宣传。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内的公司BAT进行宣传,几乎每家公司都宣布自己做了99%的算法,我们的算法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个算法。”
朱珑则认真地看着记者说,“我想改变世界,让机器人视觉技术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从衣服搭配、购买,到老年人看护,到安防等,学术推动的速度太慢,商业变革更有效。”
正如李飞飞所说:“人工智能已经到了可以真正走进工业、产业界,为人类服务的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最后一个阶段,但是人工智能发展了60多年,这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