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示波器的DDC(数字下变频)技术

图5 R&S数字示波器对调制信号处理流程
图5显示了R&S示波器对调制信号的处理流程,其中I/Q解调模块如图6所示。


图7 一般认为的信号处理流程
一般认为的信号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对于这种结构,就如上面所理解的一样,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了DDC,仍需先将射频采集的信号先存储下来,因此还是会受高采样率的影响。对于上述例子,只能存储16.6ms的信号。但R&S示波器真正的处理流程却如图8所示。

图8 R&S示波器信号处理流程
在射频前端,ADC一直保持最高的实时采样率,比如10GSa/s,这样就不会造成信号混叠。经过采样后的数字信号直接送至DDC进行数字下变频。由于R&S示波器的DDC采用硬件实现,速度快,因此能进行实时处理,处理完后直接存储下来。通过这种实时的DDC处理,便能很好的节约存储空间,实现如上例所述的2.5s信号存储。
对此,我们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通过信号源生成载波频率为3GHz的射频脉冲信号,调制脉冲宽度为0.4ms,脉冲重复周期为1ms。设置如图9所示:

图9 载波频率3GHz的脉冲调制射频信号设置
对于该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如果使用传统数字示波器,所能采集和分析的信号长度的结果等效于如图10所示:

图10 传统数字示波器采集射频脉冲等效结果
由于射频信号频率为3GHz,因此采样率至少为6GSa/s以上,我们设为10GSa/s。存储深度依然设置为10M,可以看出,此时只能采集到1ms时间的信号,也就是说尽能采集和分析一个脉冲信号。
如果使用带有DDC结构的I/Q选件的R&S示波器进行采集分析,我们可以先设置本振频率为3GHz,将信号变为基带后,可以以更低的采样率进行采集,如设置成100MSa/s,存储深度也设置为10M。设置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R&S示波器I/Q选件设置
此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采集和分析更长时间的信号,即100ms的信号,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采集和分析高达100个脉冲信号!如果重采样率设置的更低,我们能够采集和分析的信号时间还会更长。图12显示R&S示波器测试结果:

图12 R&S示波器采集射频脉冲结果
综上所述,R&S示波器I/Q选件中DDC技术使得在射频信号采集和分析中,能够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采集和分析最大时间长度的信号。
3.2 频谱分析中的DDC
示波器频谱分析功能一般采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即快速傅里叶变换。传统数字示波器的频谱分析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 传统数字示波器频谱分析框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