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人工智能各国战略解读系列之《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

人工智能各国战略解读系列之《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

作者: 时间:2016-12-01 来源:腾讯研究院 收藏
编者按:工业大国提出机器人产业政策,如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大陆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政策,都将机器人产业发展纳入其中。这不仅将促使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持续增长,也将带动专业型与个人/家庭型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3、制造业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0954.htm

  近年来,汽车一样的产品定制化需求增量迅猛。例如,一辆高端汽车可有无数不同的配置选择,从座位颜色到电子器件配置通通包含。结果就是制造商的产品生产线需要日益复杂的技术来实现上述需求,这样一来许多工厂就又转回到了美国。在过去的6年中,美国制造业已经增加了九十万工作岗位。“的激增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类的失业。”但是这种工业系统的扩张必须克服两大障碍,路线图中已经说明。研究者需要开发出即使在少量或者未经训练情况下也能让工人操作的用户界面。换句话说,用户界面得更像电子游戏那样容易上手。此外,操作技能也要大幅改进。



  4、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

  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中出现的新标准将帮助我们获得便宜普及的通信机制,应用更多分布式计算和智能系统的新架构。物联网将会塑造更加智能化的体验环境,新的机器人系统会在用户体验方面有很大提高。设计这种复杂的系统并保证它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高交互性非常重要。我们已经看到新的方法和系统设计进入应用范围,机器人的宏观概念和基本行为都会得到改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所有的应用而言,它们面临的核心障碍都在于机器人系统的复杂整合,这些机器人系统需要与操作人员与合作者一同工作。

  5、教育

  新的劳动力培训需要在所有层面上展开,从初高中教育到技校,最后到各类学院。这些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里,也不能仅仅覆盖年轻人,它需要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新技术造福人类的前提。



  6、共享机器人基础设施

  研究人员呼吁在美国建立互通共享的机器人研究基础设施。今后研究范围将扩大很多,研究者将主要进行无人驾驶、医疗保健机器人、微型和纳米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的测试,每个预设点大约需要300万美元才能改造成功。

  7、法律、伦理和经济问题

  虽然该路线图是一个有关技术的文件,但是作者们都清楚,美国,或者是任何其他地域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违反社会、文化、政治等一系列方面的问题,如法律、政策、伦理和经济发展等。该部分提出了一些比较紧迫的有关机器人技术、非技术方面的挑战,并列举了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的例子。该章并不是全面的涵盖了所有的问题,也并不是要表达一个关于机器人应该遵守的法律、政策、伦理等方面的共识,我们的目标仅是提出一些文献中反复出现的重要挑战,此外,承诺我们会参与和支持类似的对话,进行必要的跨学科的探讨,并建议政府和学术界努力消除这些障碍。该章讨论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劳动力冲击、社会互动、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该章在讨论完这几个问题后,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均应提高网络化专业水平,以此才能变革机器人技术,最大化其社会用途,最小化其潜在危害。

  第二,支持政府和学术界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能仅通过一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政府和学术界应该积极合作,打破学科间的孤立。

  第三,消除研究障碍,独立的研究人员应当确保和验证系统的不存在违反现行法律和原则的风险。

  三、启示与总结

  目前,机器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从2014年汽车工业使用机器人密度来看,日、德、美、韩每万名人员中使用超过一千台以上的工业机器人,而大陆则为305台。由于日本、德国、美国与韩国均是汽车工业大国,未来工业机器人主要需求仍在于汽车工业。

  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包括组装代工大厂与中小企业等的人力成本负担相对沉重,加上人口老化严重,国家劳动力短缺,使得双臂协力型机器人成为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补足劳动力缺口等的解决方案。在2015年的东京国际机器人展中,全球机器人大厂便大力推广其协力型机器人产品。

  服务机器人市场成长动能潜力巨大。服务机器人方面,现阶段以扫地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及医疗看护机器等为主支撑整体市场的发展。的进步使服务机器人具备与人类沟通的互动功能,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市场的新生力军。此外,部分国家地区农业高龄化日益严重,因此也带动农业机器人需求的相应增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